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0年第11期
编号:11906524
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地图舌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人人健康》 2010年第11期
     “疑难病”之称谓,医学界或普通民众都常习用,但疑难病的概念和范畴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公认的认识,一般是指在诊疗中,病因复杂未明、诊断难以统一、医治难度较大、容易被误诊、给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的一类疾病。为了加强读者对“疑难病”的认识,本刊开辟“每月一解”栏目,旨在对疑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地图舌是一种发生在舌黏膜浅层的慢性边缘剥脱性舌炎。由于它的病损表现为经常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并可变换大小和形状,具有游走性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游走性舌炎。该病变好发于舌尖、舌中央和舌缘;病变表现为圆或椭圆形红斑,单发或多发性,可扩大或融合,融合后常类似“地图边界”,周边为白黄色稍微隆起的弧形边缘,宽约2~3mm,中央为火红色的丝状乳头剥脱区,但菌状乳头无改变;病损具有游走性,可在一昼夜间改变其原来的形态和位置;病变区可有轻度麻辣不适感。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在舌表面黏膜突然出现部分舌乳头(严格地说是丝状乳头)萎缩消失,起初为点状,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色光滑区,好像舌黏膜剥脱掉一片似的,而其周围呈现增厚稍隆起的黄白色边缘,因此在舌面正常黏膜与病变区黏膜间轮廓清晰,形似地图状,故称为地图舌。由于丝状舌乳头可以边剥脱边修复,故剥脱区的大小、形状可能经常变化,有时只有一片剥脱区,有时是多个剥脱区同时存在,甚至相互融合波及整个舌面。地图舌一般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病变区较大时对刺激性的食物如辣的、酸的食物比较敏感,可有轻度烧灼感或刺痒感。有部分患儿合并裂纹舌,在舌背上形成较深而弯曲的沟,有的家长见到后会感到比较紧张。其实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也就是剥脱的丝状舌乳头可自行修复,使舌黏膜表面完全恢复正常。但仍可间歇性发作,有的病程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到成年,但大多数患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病损主要位于舌背与舌缘黏膜,亦可扩散累及舌腹黏膜。舌头上有很多突出及不规则的白斑。

    病理病因

    地图舌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与肠道寄生虫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情绪波动有关;还有部分患儿的父母也曾患过地图舌,故表现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般地图舌多见于儿童,特别是体弱的婴幼儿。

    治疗方法

    地图舌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据报道,儿童的发病率约为15%。这种病可能与孩子消化不良、营养缺乏和体质差等因素有关。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或在吃刺激性的食物时舌头感到有点麻。对于地图舌的孩子可采用以下方法:

    一、休息和饮食方面:保证孩子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应富有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孩子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

    二、消除感染病灶:口腔内的某些细菌可能会引起地图舌。因此,要仔细检查孩子的牙齿、扁桃腺以及颊黏膜有没有受到感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三、寻找病因:对于生病时间较长的孩子,应详细了解其发病史,并注意观察其黏膜的受损情况,可给他们服用复合维生素B或硫酸锌制剂。有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应补充铁剂,胃酸过少的孩子可口服稀盐酸,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孩子可用制霉菌素来治疗。

    四、对症处理:应保持孩子口腔的清洁卫生,每天早晨可以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l~2次,将剥脱的上皮清除干净,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给孩子漱口,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一般来说,单纯的地图舌不主张治疗,因为它没有明显的害处,若有疼痛,可以对症使用一下漱口水,或者服用复合维生素B。

    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排除和避免可能诱发地图舌的刺激因素,如不食用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戒掉烟酒嗜好,尽量去除口腔内的病灶,要保持口腔卫生,用软毛牙刷刷牙。同时应做到合理饮食,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动物肝脏等。必要时可直接服用复合维生素B,调节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情绪紧张或过于激动,都可能诱发地图舌。要避免疲劳,调整睡眠,对月经不调的妇女要进行治疗。, 百拇医药(海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