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09410
“蒜”计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1年第7期
     大蒜是中国人餐桌上最活跃的调味品之一。不过蒜这东西,的确不是所有人都消受得了的,吃蒜后久久难消的口臭更让很多人敬而远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蒜防治疾病的功效,又避免恶臭骚扰,还真得要好好“蒜”计一把了。

    气味辛温的洋蔬菜

    在我国先秦的烹饪史料中,烹肉时去腥膻调料有葱、姜、芥、韭、薤,就是没有见到关于蒜的记载。直至汉代王逸所著的《正部》云:“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这寥寥十字是与“蒜”有关的最早的官方记载。可见,我们吃了两千多年的大蒜,是道地地道道的洋蔬菜。

    张骞带回的大蒜,当时被称作“胡蒜”,因为当时西域人被为胡人,他们爱用蒜涂抹自己的身体,用以驱除寒气。汉族人难以适应其强烈的刺激性,稍微生猛一点的人才会生吃,大多只作为调味品食用。

    在中医典籍中,蒜向来被描述为“气味辛、温”的脾性,但其治病防病的功效却异常显著。三国时华佗就曾用大蒜调酒驱虫。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指出,大蒜具有“散痛肿匿疮,除风邪,杀毒气”等功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还详细描述了大蒜解毒、消炎、健脾等作用:“葫蒜入太阴、阳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