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5
编号:13618085
针刀干预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小胶质细胞及IL—1β表达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5
     3 讨论

    通过诸多参考文献显示,PD模型的选择是制备大鼠PD模型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损毁多巴胺能系统。建立该模型,一种是浅静脉注入甲基-苯基-四氢毗咤制备模型,通常选择C57BL/6J的小鼠作为造模对象;另一种采用大脑立体定位仪将6-OHDA注入大鼠中脑纹状体中制备模型,一般选取大鼠作为造模对象。因小鼠个体小,取脑组织研究相对困难,而且针刀松解剥离范围较大,损伤程度亦大,针刺时不容易精准定位,所以根据实验需求,本实验选取个体大,容易精准定位的大鼠进行6-OHDA单侧纹状体进行模型制备,采用单侧而非双侧是根据王刚等人的研究认为单侧损毁的方法成熟、操作相对容易、死亡率较低且模型稳定性高[9]。Ungerstedt于1968年首先报道了采用6-OHDA制作PD动物模型,他提出,动物的旋转模型特点与人类PD发病的特点相似[10]。研究表明注入6-OHDA后对纹状体黑质的损伤在6个月到10个月内无显著的改变,且不存在纹状体再生现象,证明本模型稳定性较高[11]。

    近年来的临床医家治疗PD主要是以头针为主,配合腹针、中药、拔罐等多种针法综合治疗在改善PD症状方面疗效较为肯定[12-14]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