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3
编号:1351108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候学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3
     中医认为同一邪气治病,由于个体差异可导致疾病的多变性和证候的多样性,辨证分型对于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有研究对COVID-19患者入院时的症状表现进行了症-证分析,发现临床最常见条目组合为低热、腹泻、纳呆、白腻苔,在发病-确诊-收治入院过程中,其证候学已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12]。张侠等[16]纳入的42例患者均处于疾病的初级阶段,有发热、口渴、口苦、苔黄等热象,发热以中、低热为主,咯痰以白痰(81%)多见,兼疲劳乏力,纳差,呕恶,腹泻,舌象以舌质红,但舌苔多白腻,以“湿毒”为病理核心。徐波等[13]对46例患者中医证候演变的时间分析法系,寒湿内侵证的起病中位数最早,主要症状为发热或无发热、头痛、乏力、纳差、舌淡红、苔薄白;随着疾病的进展有两大变局,一种演变为湿热化毒,喘息气促,甚至呼吸衰竭;另一种变局为湿热留连于胆经,表现为口干口苦、焦虑、失眠、脉弦等症状;疾病后期出现胸闷、气短、口干、口渴、舌红少苔等症状。

    我们还发现纳入的COVID-19确诊患者男性居多,占56.82%。陆云飞等[11]研究发现,男性以湿毒郁肺型居多,女性以热毒闭肺型。但由于目前样本量过小,性别与证型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论证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