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3
编号:13510753
藏医放血疗法对急性痛风局部及全身炎性因子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3
     2.3 相关分析 局部HIF-1α与IL-1β和TNF-α随着放血量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HIF-1α与IL-1β和TNF-α两者呈弱相关。局部HIF-1α与本次发作病程、CRP、WBC、UA无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放血疗法是《四部医典》中记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藏医传统治疗方法,是以藏医三因(隆、赤巴、培根)理论为基础,以七精盛衰学说及恶血生成论为核心的理论体系[7]。通过定位特定体表静脉,然后以刺破血管方式将病血和邪气排出体外,达到排恶血、解热症的作用。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在于祛除包括气、血、痰、湿等各种病理障碍积聚凝结而成的尿酸结晶及其他废物,实现迅速疏通气血,散凝化滞的作用[11]。

    本研究显示,放血疗法后全身CRP存在升高趋势,可能与局部出血导致炎症系统激活有关;WBC和UA存在下降趋势,这是放血导致的WBC、UA总含量下降的结果。但上述变化与放血前CRP、WBC和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研究放血量未超出机体对上述物质的代偿范围。放血疗法后局部WBC、CRP和UA呈总体下降趋势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