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21
编号:13792731
基于脑肠轴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21
     1.2 脑肠轴的中医学认识 中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脑肠轴”概念,但脑肠相通的整体观念早已体现在脏腑论治、经络学说中。《本草纲目》言“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五脏六腑”,说明脑主统帅五脏六腑的功能。脑功能失调不仅会导致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导致肠腑传导功能失调,分清泌浊功能紊乱。脾失正常运化则泄泻,肠失顺利传导则便秘。脾胃为后天之本,乃中焦水谷之海,化生精微物质充养脑髓,如果脾胃运化失常,脑神失养,则患者情志病变产生,故临床IBS患者多伴有肝郁不舒等症状。可见中医多从肝脾两脏相互作用关系认识脑肠轴。近年周福生教授的心胃理论也体现了“脑肠轴”观念,其认为心主神志,胃主消化,心胃两脏相互作用关系也表现在神志与胃肠道的改变。古医言:“胃不和则卧不安”“心动则神伤,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心胃两脏失调时,其表现与脑肠轴异常确有相通之处。孙双喜[7]通过对经络、脑肠生成充养、脑肠神明共统方面描述强调脑肠功能息息相关,不仅从中医的生理病理角度认识脑肠轴学说,而且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脑肠轴相联系。另外,中医上讲经气通过经络系统周流全身,而经络连属脑和肠,从形态功能上看,它与现代脑肠轴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脑肠轴异常与IBS

    机体通过脑肠轴对胃肠功能进行多靶点多环路的调控机制称为脑肠互动。脑肠互动主要由CNS-ANS-ENS实现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