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6期
编号:11528355
β-连接素、P53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6期
     β-连接素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具有信号传导和细胞粘附两大功能。β-连接素过度表达而干扰P53的降解,从而导致P53的蓄积。正常的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而它的突变则是一种癌基因,可引起癌痛。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β-连接素和P53的表达。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采用本院结直肠癌33例,分为三组:A组:高分化腺癌;B组:中分化腺癌;c组:低分化腺癌。将A、B、c组分别做β一连接素、P53免疫组化染色实验。

    1.2 方法将组织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um,连续切片分别做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单抗8一连接素、单抗P53、用SP法,试剂(购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免疫组化染色超敏试剂盒)。组织切片将各组分别加一抗、二抗、PBS冲洗,结束后于染缸中显色,显微镜下观察5--10min,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固。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

    (1)β-连接素染色结果判断标准:β-连接素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呈棕褐色细小颗粒状着色为阳性。染色分级标准按照Jawhari等方法:0分:表达基本消失;1分:细胞质表达;2分:异质性表达减弱;3分:保留细胞膜表达即正常表达。0、1和2分者均为异常表达。

    (2)P53染色结果判定标准:P53蛋白以癌细胞核显棕黄色颗粒,间质清晰,无背景着色,同时阳性细胞要在5%以上,才能定为阳性。计算500个癌细胞中阳性细胞所占百分率,≥10%(+),25%-50%(++),>50%(+++)。

    2 结果

    2.1 细胞形态比较β-连接素阳性部位:在胞膜呈棕褐色细小颗粒,多数阳性细胞在细胞质中,细胞膜减少和消失;P53阳性部位:在胞核呈棕褐色颗粒,阳性细胞多为散在分布,少数病例为灶性分布。

    2.2 阳性率的比较33例中β-连接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47.8%;33例中P53阳性表达为52.7%。

    2.3 局部浸润深度的比较β-连接素:在结直肠癌中侵及浆膜层以上者阳性表达率(32.4%),明显低于侵及粘膜层和肌层者(98%、85.5%);P53的阳性表达:浸润至浆膜外者高于浸润至肌层者(85%、29.4%)。

    2.4 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比较β-连接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依癌的分化程度,高、中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者,分别为(65.7、50.9、15)%,存在淋巴结转移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26.1%,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0.9%(P, http://www.100md.com(张 丽 吴爱军 徐 毅 瞿 兵 张 琼 陈首虹 罗 力 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