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15期
编号:11910347
房颤的药物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25日 刘春波
第1页

    参见附件(1532KB,2页)。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生会增加血栓栓塞、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加速病情进展及增加病死率。房颤引起的心悸、气短、乏力症状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处理指南2006》指出房颤治疗策略应体现个体化,对确诊房颤进行评估,以确定是阵发性、持续性还是永久性房颤,明确有关心脏或心外因素,综合分析后采取综合措施。虽然近年来房颤的射频消融有了飞速发展,但药物治疗仍然是一线治疗,有时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本文将就药物治疗进展简要综述。

    1.有利于房颤发生的条件是

    1.1心房内的纵行传导。窦房结起源的激动在向心房左下方扩散时,不同部位心房肌除极和复极时间同步性差(outofphase),而心室肌由希氏束及左、右束支同步向二侧传导。

    1.2心房肌动作电位时间(APO)显著较心室肌短,使心房肌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这是心房接受快频率激动的必要条件。目前认为心房肌APD短的原因与心房肌钾通道密度高有关。

    1.3病理情况下易发生心房传导延缓或心房腔增大,二者均为形成心房折返并使之持续的重要因素。心房腔增大的绝对值直接与颤动的发生率有关,例如大动物(牛、象)极易发生房颤,小鼠极少发生;成人或心房增大者显著较婴儿或正常心房者易发生房颤。

    2.房颤的药物治疗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