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6期
编号:13195237
心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治疗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25日 张 英 李春花 李可心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和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的情况及成本分析。方法 对67例空腹血糖>10 mmol/L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A组37例为严格饮食、运动、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B组30例为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者。分别观察2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总成本(C总)、平均每天成本(C平均)。结果 2组血糖达标时间、C总、C平均比较A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1),C总明显降低(P<0.05),C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胰岛素治疗同时心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治疗费用。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抑郁症;心理干预; 胰岛素; 治疗学

    随着老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治疗费用也逐渐增加,尤其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而生物-生理-社会模式的发展,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康复问题对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影响较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为此,本院对67例病程超过1年,血糖控制不够理想,存在抑郁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改变及胰岛素治疗,心理干预,观察其血糖达标情况及达标后成本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11月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67例,年龄65~85岁,平均(72.2±5.8)岁,其中男23例,女44例。病程1~15年。体重指数 (男)(24.6±0.8)kg/m2,(女)(22.4±0.7 )kg/m2。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按WHO1999标准[1]。入院时空腹血糖>10 mmol/L,早餐后2 h血糖>14 mmol/L。排除标准、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不当选。

    1.3 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HAMD,17项版本),对患者进行评定。>7分为抑郁症。其中轻度(8~16分),中度(17~23分),重度(>24分)。测试者均为经过培训的本科医生。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A组37例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B组30例。

    1.4 心理干预

    1.4.1 支持疗法 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患者感到温暖和关心,并且能够得到患者的信任及积极配合,使患者能够表达自身的内心感受。医护人员能为患者分担情感反应,并对其表现给予安慰及鼓励,对其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

    1.4.2 认知疗法 为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注意事项及治疗前景,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虽为终身性疾病,但通过良好的控制,可以与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