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1952624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5日 陈艳
第1页

    参见附件(131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8人,一组为干预组42人,两组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功能训练。结果 痊愈20人次,显效9人次,有效10人次,总有效39人,无效2人次, 干预组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 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护理干预;早期康复

    脑梗死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在我们神经内科是最常见症状之一,50%脑梗死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1]。我科为神经内科市重点专科,为解决这一问题,全科人员积极探讨能早日使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日康复的方法,经过两年的实践及观察发现护理干预(心理 、行为)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90例脑梗死患者,其诊断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全部经头颅CT及MRI检查发现脑梗死病灶,并有明显吞咽障碍,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按1999日本学者才藤提出的7级评价法评估[2]。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38~88岁。双侧病变18例,单侧病变72例,均又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失语、痴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吞咽障碍程度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

    1.2 方法 意识障碍患者入院48 h给予鼻饲,神志清醒时对患者吞咽情况进行评估,3 d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训练方法,两组均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干预组同时接受下列护理干预。

    1.2.1 康复方法

    1.2.1.1 心理干预 首先与患者家属沟通、说明训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取得家人配合,并帮助患者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网络[3]。指导并协助家属做好生活护理以减轻不良情绪,针对患者需求程度给予有目的的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讲座[4],使之主动配合。

    1.2.1.2 吞咽功能训练7级评估中3级以上均为重度吞咽障碍早期给予鼻饲,同时给予以下训练:①呼吸道训练:深呼吸-憋气-咳出,目的是提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咽。咳痰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能力;②吸吮训练:用婴儿奶瓶奶头放入患者口中,指导患者向吸奶一样吸吮,3次/d,每次3~5 min;③模拟吞咽训练:吸气-屏气-吞咽-唾液-呼气-咳嗽;④吞咽功能训练:先用汤匙盛一小块冰,放入患者口中,嘱患者做吞咽动作,用棉签蘸食醋放入患者口中,经过吸吮体验酸味,刺激唾液分泌,鼓励患者吞咽。

    1.2.1.3 进食功能训练 4~6级吞咽障碍要进行进食功能训练:①进食体位:床头抬高60°或半卧位。②食物性状:首选糊状食物,避免干硬,此种食物移动缓慢,不易松散,密度均一,可避免误吸;③进食方法:一般从健侧放入食物,用舌把食物运送到舌根部。④进食量:每次要少量,正常约20 ml,刚开始训练最好用汤匙取4 ml试之,酌情逐渐增加,选择患者喜欢的口味,每次吞咽要检查口腔内是否有食物,确无残留再喂入。

    2 效果评价

    痊愈:进食咽下无困难;显效:吞咽障碍提高3~5级,可进食咽下;有效:吞咽障碍提高1~2级,勉强进食咽下;无效:吞咽障碍无变化[5];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3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康复效果比较(例,%)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n=48)7(14.58)9(18.75)8(16.67)20(41.67)24(50.00)

    干预组(n=42)20(47.62)9(21.43)10(23.81)2(4.76)39(92.86)

    1087

    合计482822

    与对照组比较P<0.01,本次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而使吞咽障碍的患者早期康复的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比较,P<0.01。说明护理干预能促进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

    4 讨论

    一般情况下,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心情焦虑,丧失生存信心。我们首先从心理上给予有目的心理干预,充分利用家庭及社会上的支持,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训练,制定训练计划,逐项训练,使之早日康复。我们神经内科的全体护理人员通过实践观察,经过上述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率,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及生活负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