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7期
编号:11948486
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25日 李 莹 杨建章 余 学 曹红军
第1页

    参见附件(1311KB,2页)。

     表1示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8周PANSS评分未明显差异(P>0.05),干预12周研究组PANS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减低PANSS评分(P<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的比较见表2。

    表2示研究组干预12周后,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2.4 两组干预12周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11.4%(5/44)。

    3 讨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同样情绪和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而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服药、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2],可直接影响了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多迁延,复发率高,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由于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不能对自己的病情和严重程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治疗依从性较低,导致再住院率明显增加,甚至长期住院。有研究认为复发与患者对精神疾病所导致的负性评价和自责有关,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可矫正患者的不合理信念,改善其适应不良行为和负性情绪,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从而可增加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自尊,增强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