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1990106
单管与双管引流方法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5日 李 新 赵 坤
第1页

    参见附件(2681KB,2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单管引流与双管引流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疗效对比,以求找到更好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32~72岁,平均52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双管组60例,单管组40例,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双管组置管时间11.6±2.09 d,单管组置管时间9.3±1.39 d,t 值4.230,p 值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管组引流液总量包括针吸液体量为511.78±29.52,单管组引流液总量包括针吸液体量为483.92±26.52,t 值4.160,p值0.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双管组皮下积液者4例,单管组皮下积液者6例,p 值0.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管引流法较双管引流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

    单管;双管;引流方法;乳腺癌 ;对比研究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1]。其发病率在部分发达地区已超过子宫颈癌,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调节治疗的综合治疗,而手术后常会出现一些诸如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侧上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等的并发症。其中以皮下积液最为常见,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达6%~40%[2]这不但延长了住院时间,还给患者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为此,我院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胸壁引流采取了单管与双管两种不同的方法,并对此两种方法的置管时间、引流液总量及皮下积液例数进行比较,以期找到一种更合理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间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32~72岁,平均52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双管组60例,单管组40例,术前均未进行放疗及化疗治疗。

    1.2 方法

    所有乳腺癌患者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取横行切口,切除患侧乳腺,保留胸大、小肌,清扫患侧腋窝淋巴结至胸廓入口,未用其他方式处理创面,查无活动出血后,双管组留置14号塑胶多孔引流管2枚,一枚放置于背阔肌前缘,至腋窝;一枚置于下胸壁皮瓣下直至胸骨旁。均戳洞引出。单管组仅留置14号塑胶多孔引流管1枚,放置于背阔肌前缘,至腋窝。两组患者均无植皮,创口对缘可吸收线皮下缝合,再用负压吸引器吸引使皮瓣与创面相贴,查无残留积液,应用纱布团填塞腋窝、锁骨下、肋弓等皮肤凹陷处,消除腔隙,其余纱布团均匀分布在患侧胸壁表面,确认压实、无残腔后,应用多头胸带加压固定,包扎时注意松紧适合,以保持引流通畅,不影响患者呼吸运动、血液、淋巴回流为准,双管组两枚引流管各连接800 ml一次性负压吸引瓶,对照组引流管直接连接800 ml一次性负压吸引瓶,两组患者患侧上肢均用三角巾固定,以减少患侧上肢外展运动,每日由护士记录液体引流量,当引流液总量大于420 ml时即更换800 ml一次性负压吸引瓶,持续负压吸引,在引流管通畅情况下,24 h液体引流量小于10 ml连续两日,即给予拔管。如有皮下积液,应用20 ml注射器、7号针头局部抽取积液,后加压包扎,直至积液消失。

    1.3 局部伤口处理方法

    1.3.1 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术后当日,血压较术前降低较多,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可能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如有突然的血压降低并伴有新鲜血样引流量增多,可能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3.2 注意引流管的位置及通畅情况,以利于液体引流,使皮瓣紧贴创面,利于创面与皮肤的愈合。并注意瓶中液体的量,以便及时更换引流瓶避免低负压的情况发生。临床工作中负压值控制在20~40kPa为宜[3]

    1.3.3 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术后第1天引流液一般为100~180 ml,第2天一般可有适量减少或与第1天持平,多为血性,呈暗红色,一般两日后引流液颜色可逐渐变淡,直至淡黄色或澄清,如引流过程中有突然的引流量增加,引流液颜色加深,且增加量较多,应考虑是否有活动出血。

    1.3.4 拔除引流管后,应注意引流口敷料情况,连续2日局部换药以防出现引流口周围积液或感染等情况。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所有统计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双管组皮下积液者4例,单管组皮下积液者6例,经χ2检验,p 值0.372,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中,皮下积液最为常见,其原因为:①皮瓣张力过大,腋下及胸壁易与皮瓣形成死腔而发生皮下积气积液的风险[4];②术中电刀温度过高,术后出现皮下脂肪液化,导致创面渗液增多,也可致局部皮下积液;③引流管周围引流不畅,不能使创面周围腔隙缩小可加重积液的形成;④术中清除腋窝淋巴结,淋巴管的结扎不够完全、不够彻底,许多小的淋巴管及淋巴管网的破坏,使淋巴回流出现障碍,术后过早的患侧上肢的活动,致皮瓣与胸壁粘贴不牢,皆可导致皮下积液的产生。负压引流的特点是负压作用力较为均匀,使皮瓣与胸壁创面更紧密地贴合,辅助术后挤压残存气、液体效果,更有利于创口愈合。双管组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长,引流量较单管组大,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双管引流时,下胸壁及胸骨旁由管壁支撑皮瓣,使皮瓣与胸壁分离,形成腔隙,拔管后腔隙愈合较慢,以致局部积液。固考虑可通过将乳腺切口内侧皮瓣与胸骨旁组织局部固定来减少胸骨旁积液的产生。另有文献报道,适当的压力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组织水肿、减少渗出液,防止血肿,消灭组织间死腔,给于适当的弹性绷带包扎,使患者术后即能够有正常的呼吸运动,不影响创面与皮瓣及患肢的血循环,既促进了手术切口的愈合,又使手术创面与皮瓣之间紧密结合,无任何间隙存在,减少了创面出血、淋巴液渗出而引起的皮下积液[5]。术后过早的功能锻炼可致皮下积液,不锻炼又会造成功能障碍,一般术后1~2 d嘱患者活动患侧手指及腕部,3~5 d做肘部曲伸运动,一周左右做肩部运动,10 d以后患肢可摸对侧肩、梳头及做爬墙运动。

    综上所述,单管引流较双管引流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更佳。

    参 考 文 献

    [1] 文华,苏小茵.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抑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31232.

    [2] 张素兰,朱阿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8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