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159850
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5日 马卫星
第1页

    参见附件(2648KB,2页)。

     宫腔病理检查显示:绝经组,老年萎缩性内膜比例最高为40.17%,其次为粘液22.12%,内膜息肉13.10%,而子宫内膜腺癌占71.4%。非绝经组,增殖期子宫内膜最,45.19%,其次分泌期26.10%,子宫内膜增生占19.11%,内膜息肉5.14%,子宫内膜癌仅为0.17%。

    2.3 出血的时间(天)、出血类型与病变性质的关系 200例患者,绝经者54例,未绝经者146例。绝经后出血时间:最少1 d,最长间断出血600 d;未绝经组出血时间:最少1 d,最长间断出血240 d。绝经后阴道出血表现为少量淋漓出血,且出血时间短为1 d,则诊刮后病理以老年萎缩性子宫内膜多见。若阴道出血淋漓不尽,量虽不多,但持续时间长,而且发生在绝经后多年,则诊刮后病理多为子宫内膜腺癌。本文报道的4例子宫内膜癌,出血天数最少120 d,长者600 d,均为淋漓出血。未绝经妇女阴道出血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诊刮病理可为增殖期内膜、分泌期内膜。

    3 讨论

    3.1 阴道不规则出血原因分析 宫颈因素在不规则出血中占有一定比例,常见的为宫颈内膜炎,绝经组与非绝经组分别占22.12%与25.13%。宫颈内膜息肉为另一常见因素,两组各约为3.17%与6.18%。宫腔子宫内膜因素包括:绝经组,老年萎缩子宫内膜(40.17%),粘液(22.12%),内膜息肉(13.10%),但内膜癌的比例高(7.14%)。未绝经组,增殖期与分泌期的内膜(71.19%),内膜增生(19.11%),内膜息肉(5.14%),癌变率为0.17%。上述结果提示对于绝经后,与非绝经后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病因有所差别,绝经后出血常见的为萎缩子宫内膜,而非绝经组为增殖期与分泌期子宫内膜。但在绝经后妇女中,内膜癌变率更高,为非绝经组的7倍多,因此绝经后出血应首先除外内膜癌变。而非绝经组患者,子宫内膜各种增生的发生率较高,这些差别的原因可能为在非绝经期或绝经过渡期通常会造成不排卵月经,因此,子宫内膜处于长期雌激素刺激状态,易发生增生。绝经后妇女的出血通常因萎缩性内膜引起,缺乏雌孕激素后引起子宫内膜的萎缩,萎缩后的子宫内膜引起出血。因此上述两种情况引起出血的机制完全不同,尚需要进行大量基础研究。

    3.2 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史因素 子宫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等可引起出血,在非绝经期阴道出血的妇女中比例为15%,而绝经后妇女中亦有11%;而非绝经期妇女的另一常见因素为宫内节育器,因宫内节育器长期机械性压迫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发生局部坏死和表浅溃疡,易造成不规则出血,但病理检查结果大多是正常内膜以及一部分内膜炎症和内膜息肉[3]。对于绝经后妇女,由于HRT的广泛应用,其引起的阴道出血亦逐渐常见,但这种出血通常不代表子宫内膜的病变。

    3.3 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分析 一般认为,绝经时间越长,发生恶性的可能性越大。本文总结资料中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绝经时间最长20年,最短4年,出血天数最少120 d,长者600 d,均为淋漓出血。因此临床中应给予重视。据文献报道,恶性肿瘤占绝经后出血的10%左右[4]。目前对恶性肿瘤的预防还没很好的措施,重点在早诊断,早治疗。故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应尽早诊刮。未绝经妇女阴道出血主要表现为经量过多、经间出血,而出血时间少者1 d,多者240 d,出血呈或多或少交替出现。恶性发病率明显低于绝经后。诊刮即可尽早明确诊断,也可达到止血效果,并为今后治疗提供依据。阴道不规则出血的首选检查为诊断性刮宫,虽为有创伤性检查,但快速、准确、漏诊率低[4]。采用高分辨B超作为诊断,并不能代替活检诊刮,因此,一旦发现异常,应积极进行全面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综上分析,阴道不规则出血因在绝经期和非绝经期的不同,其病史因素、病理类型以及预后也有所不同。这就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病因,结合个体,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诊断,及早治疗,以免贻误诊治时机。

    参 考 文 献

    [1] 宋巧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4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