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49451
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喻厚丰 查晓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485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微创清除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微创清除术,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病死率为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死亡率为2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吸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好,提高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尿激酶;纤溶疗法;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致残率、死亡率居高不下。传统的开颅手术因时间久、脑缺氧和脑损伤重;清除血肿增加了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多,术后死亡高[1]。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但仍遗留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而CT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抽吸术因损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死亡率低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2,3]。本研究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10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确诊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证实。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8.5±10.6)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6.5±9.6)岁。全部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并排除外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脑出血,无严重出凝血障碍及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两组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及血肿量等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CT行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CT图像确定穿刺平面及穿刺点,在血肿最大截面的次低平面作为靶平面,应用软通道结合微创手术,并以血肿形态选择穿刺入路。头皮标记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穿刺点局部浸润麻,导向器对准颅骨的钻孔处,切开硬脑膜,将穿刺针导入靶点,确认靶点正确,拔出穿刺针,硅胶引流管在导引钢针引导下沿穿刺方向置入血肿腔远端,距离血肿壁0.5~1 cm。穿刺成功后,紧密缝合头皮切口,固定引流管。缓慢抽吸30%~50%血肿。外接颅脑引流器持续引流,因单纯抽取不易解决全部血肿,于血肿腔内注入剂尿激酶2万U夹闭引流管3 h(第1天)后开放,以利引流排出,第2天、第3天视情况可适当延长闭管时间。术后1、3、5、7 d复查CT,依血肿位置调整穿刺针的方向,4~7 d拔针,拔针前复查颅脑CT。出血破入脑室者,根据情况行脑室引流。

    1.3 疗效评价 按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13.0进行处理,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2、3。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外科清除血肿是必须的[5]。在CT立体定向下,由于引流管置入血肿靶点的准确性高,可快速准确抽吸血肿而有效地缓解高颅压患者病情。这种立体定向使周围组织损伤很小,手术时间短[7,8],清除部分血肿。减本研究应用软通道具有更科学、更微创的特点,可有效避免硬通道对脑组织的牵拉、切割等损伤,降低再出血风险。尿激酶是纤溶酶直接激活剂,小剂量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溶解凝血块的作用,缩短脑内血肿的引流时间,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研究证实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尿激酶纤溶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好,提高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

    [1] 薛加记.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安徽医药,2009,13(12):1540.

    [2] 夏昱,王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后再出血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12,14.

    [4] 谭子坚.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5):1154,1155.

    [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8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