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49445
中医药改善阳痿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韦焕恒
第1页

    参见附件(2839KB,2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与分析中医药改善阳痿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阳痿患者且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同时对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中医药治疗阳痿总有效率可达100.0%、93.5%和70.0%且生活质量对比均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中医药改善阳痿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关键词】 中医;阳痿;生活质量;观察

    阳痿即勃起功能障碍,是指男性持续或是反复出现阴茎勃起功能不良致使患者难以获得或是维持充分勃起功能导致其无法进行满意的性行为[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等原因影响,阳痿的发生率呈现有增无减的态势且该病往往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干扰了家庭正常生活,因此我们本次对阳痿患者进行中医药辨证论治,以期改善其生活质量,现观察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于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选取80例阳痿患者且所有纳入的患者均符合《男科学》[2]中有关阳痿诊断标准且均为首次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具有以下状况者给予排除:①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及血液系统等存在严重疾患者。②前列腺癌或是前列腺增生者或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超过4 ug/ml者。③因精神、认知功能或是语言障碍而影响交流沟通者。④先天性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生殖器存在严重感染或是创伤者。⑤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80例阳痿患者年龄在25岁~60岁、平均(36.00±1.00)岁,病程3个月至12个月;且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标准将80例阳痿患者分为:重度者10例,中度者31例,轻度者39例。

    1.2 观察方法 对80例阳痿患者基础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与分析,同时按照临床试验设计标准,设计《中医药改善80例阳痿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观察表》且指定专人根据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且详细记录,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学处理与分析。其中表中主要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病程、阳痿情况、中医药治疗方法和生活质量等。

    1.3 中医药辨证论治 根据8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分别给予:①肾阳虚型给予五子衍宗丸加减,包括菟丝子30 g、枸杞子30 g、覆盆子25 g、五味子20 g、仙茅和仙灵脾各15 g。②肾阴虚型给予左归丸,如熟地30 g、龟板胶15 g、泽泻10 g、茯苓10 g、山茱萸15 g、山药10 g及牡丹皮10和炙甘草3 g。③肝郁气滞型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包括柴胡20 g、枳壳15 g、香附12 g、郁金12 g、陈皮10 g、川芎12 g、白芍12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和炙甘草3 g。④肝胆湿热型采取龙胆泻肝汤,包括龙胆草20 g、栀子15 g、黄芩15 g、柴胡15 g、泽泻15 g、当归15 g及牛膝12和甘草3 g。⑤血瘀内阻型给予血府逐瘀汤,包括熟地黄20 g、当归15 g、枳壳15 g、桃仁12 g、红花10 g、赤芍12 g、柴胡10 g、桔梗12 g、川芎15 g和川牛膝12 g。⑥心脾两虚型给予归脾汤加减,包括黄芪20 g、党参15 g、炒白术15 g、茯神10 g、远志10 g、巴戟天12 g、龙眼肉12 g和木香8 g及甘草3 g。以上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

    1.4 相关评估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疗效评定:即近期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参考生活质量指数[4],包括患者自觉症状、躯体生理功能状态、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心理情绪状态等项目共计144分,其中正常人群评分为121.5~127.5分。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2.0进行处理。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0例阳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见表1所示。

    2.2 80例阳痿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对比见表2所示。

    3 分析

    对于阳痿病症来说,中医学对其早有记载且将其归为“筋痿”等范畴,同时大量文献中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及其机理研究颇多,例如《诸病源候论》记载:“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痿弱也”,《冯氏锦囊秘录》曰:“阳痿在因纵酒嗜味太过,过味则清气不升,皆足以致痿”,《景岳全书》说:“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证治针经》曰:“湿热为患,宗筋弛纵而不坚举”等。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对80例阳痿患者给予了相应中医药疗法,从表1中所得数据可以看出中医药治疗阳痿总有效率可达100.0%、93.5%和70.0%,同时表2中阳痿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得以显著改善(P<0.05),说明本次中医药治疗阳痿效果显著,这是因为此次中医药治疗是基于中医对阳痿的认识,即肾藏精、肝主疏泄、心脾气血是保证勃起的基本要素,以上因素常常导致气滞血瘀、痰湿壅盛、湿热下注和命门火衰及阴虚火旺而引发阳痿发生,因此对不同类型阳痿患者应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例如对于脾肾两虚型采取温肾壮阳配合填补精血的原则,对于阴虚火旺型按照滋肾填精结合清泻肾火的原则,对于肝郁气滞型采取疏肝解郁辅以健脾益肾法,对于肝胆湿热型则以清热利湿辅以补肾通窍的原则,对于血瘀内阻型给予活血化瘀结合补肾壮阳法,而心脾两虚型则补益心脾等;根据以上原则分别给予相应中药进行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