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5期
编号:12669903
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雌雄性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5期
     【摘要】 目的 对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雌雄性激素比例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 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本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 对其展开性激素水平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血清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 雌二醇水平同样低于健康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这对于临床诊治工作而言意义重大, 值得关注。

    【关键词】 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性激素

    在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以慢性多关节炎症反应为主, 现阶段关于该病症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十分的清楚, 近期有学者经研究证实性激素水平变化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雌雄性激素比例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 对郑州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展开了性激素水平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汇报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本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男性患者和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 分别抽取其中的56例和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关节炎组中患者年龄在28~73岁之间, 平均(52.3±11.4)岁, 健康对照组中研究对象年龄在27~72岁之间, 平均(51.7±12.1)岁。以上统计关节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的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 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展开性激素水平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2. 2 检测方法 采集以上类风湿关节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 经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 而后采取双抗体放射免疫法对血清雌二醇(E2)、睾酮(T)以及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进行检测, 所有检验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 百拇医药
    1. 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研究对象的年龄以及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等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在对比过程中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的对比采取χ2检验, 在P<0.05时,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发现, 关节炎组患者血清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 雌二醇水平同样低于健康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男性在45岁以前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率较低, 而40~60岁为其发病的高峰, 经分析其主要是受到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1]。近几年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与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不断深入,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雌雄性激素比例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 对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男性患者和男性健康体检者展开了性激素水平变化, 经对比发现, 类风湿关节炎组患者血清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 雌二醇水平同样低于健康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证实了类风湿关节的发生与发展的确与性激素水平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百拇医药
    在人体中约有90%的DHEAS来自肾上腺, 其为DHEA的前体, 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 人类成骨细胞、骨髓内单核细胞以及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均含有睾酮和DHEA的表达, 并且DHEA可以对单核细胞分泌IL-6进行抑制, 对T淋巴细胞分泌IL-2进行刺激。正常情况下T与DHEA可以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T与DHEA水平降低, 使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保护行减弱, 因而增加了发病率, 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2]。

    参考文献

    [1]刘德芳,郭明阳,刘太华,等.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性激素变化及与炎症指标关系的研究.华西医学, 2011,13(03):24-25.

    [2]卢建明,吴大富,李腊梅.男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性激素水平异常变化的探讨.实用医技杂志, 2009,12(12):76-77., 百拇医药(魏艳林 史丽璞 和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