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523428
自我效能理论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韩歌?陈湘玉?徐艳
第1页

    参见附件(3020KB,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我效能理论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观察组运用自我效能理论 , 根据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与改变的因素实施治疗与护理措施。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 1个月后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WHOQOL-100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康复, 尤其是对生存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自我效能;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

    艾滋病(AIDS)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是一种死亡率极高、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 影响到了整个人群的健康。艾滋病问题是一种较为棘手医学问题, 也是一种非常显现的社会问题[1], 尤其是现在艾滋病感染患者处于一个较高的增长发展期, 统计显示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每年增长非常迅速, 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感染者大部分分布在经济落后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各个地方, 这种趋势对整个社会和患者自己的家庭都造成了危害, 已经对整个社会人群健康带了危险, 发展形成了一个医学和社会问题[2]。根据国家行政部门公布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1年底, 中国现在有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约78万[3]。在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相助之下, 特别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相关技术大力投入, 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能够延长, 艾滋病逐渐变为非急性、可以处理、可以控制的感染患者群[4-6]。但是在整个社会人群对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歧视、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心理压力以及家庭贫困等较多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的生活态度也有些许悲观[7, 8]。随着多年来护理学模式发生的转变, 心理帮扶和护理干预等行为护理方法获得的支持并取得了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提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2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