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088104
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合理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0期
     3. 3 头孢哌酮 该药物同样为临床应用较多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其抗菌谱与作用类似于头孢噻肟, 但对沙雷氏菌、绿脓杆菌的效果更强。当前临床主要用该药治疗腹腔内、呼吸道、尿道、皮肤软组织、关节、生殖系统等感染或胆囊炎、腹膜炎、胆管炎、盆腔炎、脑膜炎等疾病[10]。头孢哌酮可静脉、口服及肌内注射用药, 不同用药途径儿童、成人用药剂量也不同。研究称该药物不良反应有迟发型与速发型的特点, 最短在皮试后60 s内发生, 最迟在用药后19~23 d左右发生, 一般在用药10 min内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1 d后发生血液系统改变, 其他反应多发生于持续用药3 d后[11-16]。头孢哌酮诱发的不良反应具备多样性, 可对多个系统及器官产生累及,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 因该药物R1侧链为主要抗原决定簇, 生产期间将头孢菌素、蛋白质及杂质等降解物混入, 具备抗原性, 会诱发过敏反应, 扩张毛细血管、收缩平滑肌、分泌黏液、降低血压、损伤组织, 多为速发型, 严重者会致死。在鼻腔黏膜急性充血、支气管哮喘及耳鸣等患者中应慎重使用该药, 避免降解产物具有抗原性导致过敏反应。

    该药物还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其具备N-甲硫四氮唑基团, 可对维生素K氧化还原酶或肝脏微粒体羟化酶予以直接抑制, 致使机体缺乏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