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6期
编号:13432480
microRNA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
     【摘要】 甲状腺癌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 近年来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临床中备受关注。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有相关研究显示, 甲状腺癌发病受多种因素如性别、年龄、地域、种族等差异的相关影响, 主要发病因素如电离辐射、碘摄取过多或过少、遗传因素等。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microRNA(miRNA)作为关键环节。除此外其可能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标记分子, 在治疗甲状腺癌中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microRNA;进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6.106

    在外科病中甲状腺瘤作为较常见的病种之一, 目前阶段随大家生活方式及条件大大改善, 其发病率呈不断大幅增高现象, 具有发病急聚、病情变化速度快、病情严重等特点,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 因此需及早对其进行诊断治療。发病人群较广泛, 其发病机制较复杂, 患者若不及时接受治疗, 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有相关研究发现miRNA对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起关键作用, 因此对其综述如下。

    1 miRNA概述

    微小RNA(miRNA)其长度约是由22个核苷酸构成的非编码单链分子RNA, 通过内源基因编码积极参与植物、动物转录后基因簇组成基因组等。人体中30%的蛋白质是经其进行参与调节表达的, 与此同时在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及凋亡中扮演重要角色[1]。miRNA的结构特征包括:真核生物内存有非编码序列是由21~23个核苷酸单链构成, 且在3末端部位存在1~2个碱基长度;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时间性、组织特异性;结合基因序列的侧翼区可进行互补配对, 同时抑制或抑制靶miRNA翻译;基因簇中多数的miRNA基因存在形式通常为顺反式结构;核酸酶Dicer作用在前体双链部位, 所取得的产物含5端磷酸基、核苷酸3端羟基[2]。核内及细胞质的同时加工产生miRNA。

    miRNA基因主要在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 直接转录形成pri-miRNA, 后再通过细胞核中Drosha酶的切割产生miRNA前体——pre-miRNA。转运蛋白-5主要是经Dicer通过pre-miRNA转运到细胞质内部的, 经Dicer切割形成双链miRNA[3]。

    2 miRNA与肿瘤关系

    经对各类肿瘤如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深入研究, 结果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多种类型miRNA的表达异常[4]。随不断深入研究, 在人类肿瘤的发生中, miRNA作用渐渐显现出来, 如在肿瘤细胞中一些miRNAs被上调, 推测此类miRNA可能是经负调控对其发挥原癌基因作用;在自身的基因组中编码miRNA还存在部分致癌病毒, 也可使用宿主细胞对miRNA进行编码。与分化良好肿瘤相比, 部分miRNA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5]。虽肿瘤细胞内miRNA的表达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清晰, 但相关报道分析50%可参与癌症发展, 已发展miRNA基因主要存在于癌细胞基因组的易突变区域范围, 如杂合等位基因区范围、癌基因扩增区范围、肿瘤基因组断点、脆弱位点。因此, 在肿瘤患者的发生发展中miRNA基因起重要关键作用。

    3 miRNA与甲状腺肿瘤

    3. 1 miRNA 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在医院甲状腺功能检查中, PTC为一类最常见、多发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选取50例PTC患者, 经甲状腺手术予以分析, 癌组织中miRNA-146b、miRNA-221和miRNA-222的表达比邻近正常组织高几倍。还发现PTC中的miRNA-146b和miRNA-221、miRNA-222的高表达伴随着KIT基因的下调, 且在多数病例中已发现变异KIT基因。经TargetSean、miRanda、Pictar软件预测miRNA-146b、miRNA-221、miRNA-222靶基因为c-KIT。KIT基因为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为重要致癌基因之一。miRNA-146b、miRNA-221、miRNA-222上调与KIT基因下调主要参与PTC, 且同时miRNA结合位点基因序列发生变化为可能发生PTC的因素。还有研究显示不仅PTC癌组织部位miRNA-221呈高表达, 未被PTC癌组织侵袭组织内部miRNA-221也呈高表达, 且如果在正常甲状腺中检测到miRNA-221的高表达组织, 这被认为是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有致癌的倾向。

    3. 2 miRNA与甲状腺滤泡状癌(FTC) 与PTC比较, FTC较少见, 其主要约甲状腺癌的20%, 位居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分析甲状腺术后标本30个:13个 FTC, 10个甲状腺滤泡腺瘤(FA), 7个正常甲状腺组织, miRNA-192、miRNA-197、miRNA-328及miRNA-346在FTC中较甲状腺FA呈高表达状态。且miRNA-197、MI-346基因高表达可促使HEK293T细胞大量增殖, 若两者表达被同时抑制, 其FTC细胞生长受到极大影响。据此认为在FTC的发生中MI-197及miRNA-346呈高表达, 其可能为FTC诊断的一种特异性标志物。miRNA-197高表达极易致靶基因ACVR1、TSPAN3表达降低;miRNA-346高表达可使其靶基因EFEMP2表达降低, 说明ACVR1、TSPAN3、EFEMP2基因可能受到miRNA的干扰。

    4 讨论

    在临床, 甲状腺瘤经甲状腺滤泡细胞转化而成, 在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中多发, 主要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其发病年龄较广,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 但多数患者均为良性, 恶性较少。良性与恶性具有较大的差别, 良性质地柔软, 多数单发, 生长慢;恶性坚硬, 呈圆形或椭圆形, 可随吞咽动作进行上下移动, 边界清楚光滑。若能对良性甲状腺瘤进行及早发现治疗, 可降低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几率。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在患者颈前正中部位存有明显肿块, 部分患者伴呼吸、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因此, 对甲状腺瘤进行对症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首先了解其作用机制。, 百拇医药(蒋洪棉 朱世龙 朱晓菲 韦芳 罗丽凤)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