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39568
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特点及防治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17KB,1页)。

     [摘要]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本院诊治的154例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24 h内终止妊娠共42例,分娩时孕周平均(34.6±1.1)周;自然分娩11例,剖宫产31例;产后出血(384.6±78.3) ml,感染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死亡2例。实施期待治疗28~33+6周组期待治疗时间最长;25~27+6周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发病越早,围生儿RDS发生率、死亡率越高。结论:pPROM的临床比较常与职业、流产引产史、感染等有关,结合发病时间实施个体化治疗,孕周<28周胎膜早破者不宜继续妊娠,以引产为宜;孕期已达34周或以上者原则上应尽快终止妊娠;对孕龄28~33+6周胎膜早破患者,可选择期待治疗;加强健康教育、预防感染、避免腹压突然增加、多进食富含维生素E、C的食物,对预防胎膜早破发生有益。

    [关键词] 胎膜早破;期待疗法;临床特点;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14.43+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163-01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是指孕满28周,但尚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是产科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约占足月妊娠的10%、早产的2.0%~3.5%[1]。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文对本院154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6月~2009年6月本院住院并分娩的孕37周前入院确诊为pPROM的患者共154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3.6%(154/4240),年龄25~42岁,平均(28.7±4.5)岁;其中初产妇74例,经产妇80例;双胎32例,单胎122例;154例pPROM患者中,无职业者96例,有职业者58例,其中教师22例;有流产、引产史68例,感染史17例,瘢痕子宫10例,胎位不正和头盆不称8例,羊水过多4例。

    1.2方法

    154例中破膜后出现规律宫缩,宫口≥3 cm,早产已不可避免,以及孕妇及家属要求而入院24 h内终止妊娠共42例。其余112例实施期待疗法,112例发病孕龄分为3组:A组24例,发病孕龄25~27+6周;B组46例,发病孕龄为28~33+6周;C组42例,发病孕龄为34~36+6周;期待疗法: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定时、间断给氧;静脉滴注25%硫酸镁30~50 ml/d或硫酸沙丁胺醇2.4~4.8 mg口服,3次/d,或者盐酸利托君口服,持续3~5 d,症状好转后减停,可反复短期应用;破膜12 h用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预防感染,疗程为7~10 d;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 mg,2次/d,每周2 d;静脉滴注氨基酸、能量合剂营养治疗;3~7 d血常规测定,B超复查观察胎盘、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估计期待的期限,胎儿成熟后待其自然分娩,有产科指征行剖宫产、血常规、B超、羊水性状及胎心有明显异常者及时终止妊娠[2]。

    1.3统计学处理

    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应用F、q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入院24 h内终止妊娠共42例,分娩时孕周平均(34.6±1.1)周;自然分娩11例,剖宫产31例;产后出血(384.6±78.3) ml,感染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死亡4例。实施期待治疗112例孕妇选择保胎,除死亡12例外其余顺利生产。62例剖宫产,50例自然生产。其中B组期待治疗时间最长,与A、C组比较q值分别为7.32、8.45,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与B、C组比较χ2值分别为5.12、7.68,P<0.05,B、C组并发症无差异(χ2=1.12,P>0.05);发病越早,围生儿RDS发生率、死亡率越高(χ2=8.32、6.34,P<0.05)。

    3讨论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占分娩总数的2.7%~17.0%,通常认为与感染、胎膜结构异常、胎位异常及宫腔压力异常等相关,是难产的信号,且与难产互为因果[3]。本文结果显示孕周<28周胎膜早破者,目前多种因素影响,仍难以达到改善围生儿结局的目的,母体并发症概率大,故不宜继续妊娠,以引产为宜;对孕期已达34周或以上者,因胎儿已成熟,为了预防母儿感染,原则上应尽快终止妊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1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