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39644
NAHC四联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 80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405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NAHC(硝苯地平,阿替洛尔,氢氯噻嗪,卡托普利)四联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9月~2009年12月本院高血压门诊接受治疗的1 800例EH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应用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1 80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显效率为93.1%,总有效率为98.3%,560例患者治疗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AHC四联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同时能显著减慢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动脉弹性。

    [关键词] 高血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药物治疗;NAHC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056-02

    NAHC方案是国家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项目之一。由硝苯地平(N)、阿替洛尔(A)、氢氯噻嗪(H)、卡托普利(C)组成,是卫生部疾控司推荐的高血压防治方案。其特点是采用小剂量联合,阶梯式递增剂量,个体化治疗原则,使接受治疗的患者血压达到理想的目标水平。本院自2005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进行人群高血压防治,现将2005年9月~2009年12月采用上述方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 800例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800例均来自本院高血压专科门诊,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经临床、实验室等检查评估其心血管的危险因素,靶器官的损害及对并存的临床情况进行危险分层,量化估计预后,10年心血管发病的绝对危险>20%,实行高危治疗策略。把接受药物治疗且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好者列入观察对象:年龄35~82岁,其中,35~50岁572例,51~64岁630例,65岁以上598例。其中,高血压1级286例,2级691例,3级625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98例。经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血脂、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尿微量清蛋白、肾功能及眼底、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检查评估,合并心脏损害(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513例,脑血管病(出血或梗死恢复期)63例,肾功能受损(肌酐男性>133 μmol/L,女性>124 μmol/L,蛋白尿>300 mg/24 h)102例,糖尿病292例,血脂异常1 016例。

    1.2 治疗方法

    笔者对所有的患者都进行了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要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饮食、适当运动。NAHC个体化治疗方案,是使用硝苯地平10 mg/片(N)、阿替洛尔25 mg/片(A)、氢氯噻嗪6.25 mg/片(H)和卡托普利25 mg/片(C)4种药物为基本用药,根据不同的病情,小剂量联合用药、阶梯式递增剂量治疗的一种方法,起始剂量除氢氯噻嗪6.25 mg以外,其余都为1/2~1/4片联合使用,实现平稳降压、有效控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避免联合运用阿替洛尔和氢氯噻嗪,二者择其一使用,心率小于60/min或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不用阿替洛尔。合并痛风的患者避免使用氢氯噻嗪,若合并双侧肾动脉狭窄,血钾>6.0 mmol/L,肌酐>265 μmol/L,避免使用卡托普利。使用低价高效的国家基本药物,且用量只是传统的1/2~1/8,药价低廉。

    1.3 疗效评定及目标血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结合本研究临床情况,本组疗效评定及目标血压值规定如下:

    1.3.1 目标血压值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患者降至<130/80 mmHg,老年人收缩压降至<150 mmHg,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1]。

    1.3.2 疗效评定凡达到目标血压值方为显效,血压下降但未达到目标血压值为有效,血压无变化或波动性大,随访3个月以上仍为原血压水平者为无效。baPWV的正常参考值为<14.0 m/s,baPWV≥14.0 m/s则提示动脉弹性减退。

    1.3.3 血压的测量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要求,按诊所血压的标准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1.3.4 baPWV的测量采用日本欧姆龙科林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baPWV。

    2 结果

    1 800例EH患者,经高血压专科门诊治疗,随访观察1~4年以上,其中完成4年以上观察320例,3年以上580例,2年以上600例,1年以上300例。具体结果见表1、2。

    3 讨论

    NAHC小剂量联合,阶梯式、个体化治疗原则,既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而且治疗满意率大大提高,本次治疗显效率为93.1%,总有效率为98.3%,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本科还对5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了观察,共观察16周,治疗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有研究发现,无论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钙拮抗剂,单剂量增加1倍,降压疗效仅增加20%,不良反应明显增加,而增加另一类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可使降压效果增加1倍(即1+1>2的效应),许多临床研究也证实70%~90%的患者需要联合2种以上的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尤其是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联合应用时可相互抵消不良反应[2]。HANC方案中,硝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L通道,阻滞钙离子内流,从而扩张动脉血管,减轻心脏排血时的压力,使血压下降。在这一过程中,会反射性地引起交感兴奋,心率加快,踝部水肿,而阿替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传导降、低心率,克服其心率加快的副作用,同时降低心肌耗氧。卡托普利通过扩张微小静脉,降低毛细血管静脉压,减少其踝部水肿的副作用,还可减少利尿剂引起的高肾素血症以及对血尿酸及血糖的不良影响,但能使醛固酮分泌增加而潴钾[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0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