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36273
X线与CT在表现为孤立结节的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318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X线与CT诊断在表现为孤立结节的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0月送检病理的70例基本确定为孤立结节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0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即X线诊断组和CT诊断组。结果:X线诊断组诊断出28例为孤立结节的肺癌,有效率为80.00%。而CT诊断组诊断出34例为孤立结节的肺癌,有效率为97.14%。结论:CT诊断的有效率远高于X线诊断,故CT扫描优于普通X线胸片。

    [关键词] X线;CT诊断;孤立结节;肺癌;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074-02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也叫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肿瘤患者中肺癌已居首位。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另外,还可能与大气污染有较大关系。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及CT和普通放射线CR、DR应用软件的升级,影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在表现为孤立结节的肺癌的诊断中[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0月送检病理的70例基本确定为孤立结节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50例;年龄28~71岁,平均(52±3)岁。主要症状:咳嗽56例,痰中带血15例,胸痛、胸闷14例,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10例。

    1.2 方法

    将70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即X线诊断组和CT诊断组。X线诊断组35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20例;CT诊断组35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30例。CT诊断采用美国Picker CT机,CT扫描常规层厚10 mm,间距10 mm,局部薄层厚度4~5 mm,间距4~5 mm。而X线诊断采用德国CR系统、日立500MA拍片机。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X线诊断组诊断出28例为孤立结节的肺癌,其中,3例有分叶征、13例有毛刺征并同时具有“毛虫”征、12例有胸膜凹陷征。而CT诊断组诊断出34例为孤立结节的肺癌,其中,10例有分叶征、13例有毛刺征并同时具有“毛虫”征、7例有胸膜凹陷征、2例有血管集中征、1例有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1例有模糊绒毛影,详见表1。耙扫描肺窗各征象表现如图1~3。

    3 讨论

    X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2]。通过X线胸片检查可以了解肺部肿瘤的部位和大小。普通X线胸片可以比较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密度、边界、胸膜改变、中心液化等特征,故一般先拍胸部X线正侧位平片,进一步检查时再作胸部CT扫描,了解病变的位置、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胸膜小结节或少量胸腔积液、节段性肺不张、纵隔各组淋巴结肿大、肺部微小转移灶等方面。由上可知,CT诊断的有效率远高于X线诊断,故CT扫描优于普通X线胸片。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十分重要,随着CT等先进的影像设备的应用,孤立结节的肺癌的早期正确诊断率已经大大提高。由以上分析可见,分叶征、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为孤立结节肺癌的主要特征,所以当肺野出现孤立结节及以上三个特征时,首先应考虑到早期肺癌的可能。另外孤立结节肺癌还要注意与良性占位、肺部感染性结节等鉴别。

    CT增强扫描对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是必要的,强化程度是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较好的指标,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更富血管,因而其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强化阈值对鉴别很重要,CT值>15HU为恶性结节的阈值,对避免假阴性较好[3]。总之,CT扫描,特别是增强扫描对表现为肺内孤立结节的肺癌诊断有很大的价值,当诊断困难时,应及时穿刺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最新研究表明:CT检查结合PET显像是评价肺部结节最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方法。此外,PET一般作全身显像,对肺孤立性结节,如发现肺外其他原发癌病灶,则此结节多为转移性结节;如发现肺外有支气管肺癌转移征象(肾上腺、肝、骨、脑等),则为肺癌的重要佐证[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