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036237
我院门诊西药房265例药物咨询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77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西药房的药物咨询情况,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门诊西药房2009年2~9月265例药物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咨询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到36.2%、27.2%、18.1%;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咨询最多,分别占到20.4%、16.2%、14.3%。结论:药物咨询对于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提高药师的知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门诊;西药房;药物咨询;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123-02

    医院药物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患者、医师、护士和公众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西药房265例药物咨询情况,供临床参考,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资料均为本院门诊西药房2009年2~9月药物咨询者,共265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15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7岁,平均(51.2±4.6)岁。

    1.2 方法

    按照咨询药物的种类和药物咨询内容进行分类,统计每类的例数及所占比例,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咨询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到36.2%、27.2%、18.1%,具体数据见表1;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咨询最多,分别占到20.4%、16.2%、14.3%,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1]。每种药物都存在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医生在开写处方时必须权衡利弊。利大于弊才有应用价值,但是利和弊很难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用药要考虑治疗疾病,还要考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如轻微咳嗽、感冒、肌肉痛,频发性头痛可用非处方药治疗,副作用小,非处方药治疗这些轻微的不适,安全性很大,但如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会增加不良反应。相反,对于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心肌梗死、肿瘤、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就有必要用药,即便药物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系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即产生协同(增效)、相加(增加)、拮抗(减效)作用。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反之可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还可能发生一些异常反应,干扰治疗,加重病情[2]。作用增加称为药效的协同或相加,作用减弱称为药效的拮抗,亦称为“配伍禁忌”。药师应该熟悉引起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主要原因有胃肠道内或机体内药物间物理化学反应;药物动力学方面,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且影响药物在受体上的作用等[3-4]。药物相互作用很常见,有的患者服药后病情更加恶化,有些人服了一些药物后,出现了不良的反应,都有可能是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药物咨询为患者安全服药提供了最大保证。

    本调查结果显示咨询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的比例较高,分别占到36.2%、27.2%、18.1%;心脑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咨询最多,分别占到20.4%、16.2%、14.3%。与之前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例如谭柳群等[5]的调查显示患者咨询内容为药物使用方法最多,占到58.30%,包括用量、服药时间、给药途径与方法,用药注意事项的占16.09%,药品不良反应的占6.64%,贮藏保管的占6.64%。临床中药师应该参考调查结果对临床用药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药学服务就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等)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其中提供用药咨询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要求药学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尽量保证为患者提供满意的用药咨询服务[6]。药学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广泛的知识、高超的交流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培养上,除了有药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增加更多、更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药学人员应提供安全的治疗药物。①首先要求所提供的药品是合格的、优质的,不仅是在内在质量还是外在包装上。这就要求药品在采购时,严格按法律法规要求,从合法的渠道获得药品;在药品的贮存过程中应有一个适宜的放置环境,减少药品的变质;在提供给患者时,应保证药品在该次治疗的服用期间处于安全的有效期内。②药学人员应对所提供的药品可能具有的不良反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更应熟知。在此基础上,药学人员应对患者详细说明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尽量避免药品的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损害。同时还要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药学人员应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要求药学人员对所提供的药品的适应证、作用原理、作用途径、作用特点、作用强弱、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性能均有全面的了解。③要求药学人员必须接受医学知识的培训,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在门诊或药店的药学人员应对患者的病症作简要了解,善于发现医生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并提出改进意见;在临床的药学人员应能向医生提供全面的药品信息和用药方案,帮助医生正确、合理地使用药品。也要求药学人员积极深入临床,开展临床用药咨询调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工作,如张霞等[7]的报道显示咨询较多的是药品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用药咨询对医师的用药选择和护士了解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药物咨询对于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提高药师的知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玉峰,周文丽.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J].医药导报,2004, 23(8):610-611.

    [2]柯元南.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安全[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7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