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9期
编号:1268674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9期
     [Key word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Therapeutic effect

    对于胃食管连接部(GEJ)癌前病变的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大为降低[1]。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内镜治疗器械的不断开发和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下手术治疗癌前病变已经成为可能。本院近年来对GEJ癌前病变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72例GEJ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GEJ癌前病变,经超声内镜检查确定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排除标准:已侵犯深部(指侵犯肌层、穿透GEJ)的早期癌、多发早期癌、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可能、心脏大血管术后服用抗凝药、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其中,男51例,女21例;年龄42~82岁,平均(52.0±3.0)岁。

    1.2 手术方法

    使用仪器为OLYMPUS EOS LUCERA CV-260型胃镜及德国爱尔博电子医疗仪器公司生产的ERBE VIO 200D的电刀工作系统及FUJIFILM电子超声胃镜系统。患者术前给予内镜超声、胸腹部增强CT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