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112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与评价(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陈永畅 邓之婧 陈诚 柯晶晶 吴艳秋 王向坤 何萍
第1页

    参见附件。

     改良线栓法[6,7,15]操作中,常分离结扎颈外动脉和(或)翼腭动脉以防止线栓误入颈外动脉或翼腭动脉;微动脉夹闭位置选择在颈内动脉,因此需分离颈内动脉起始段,由此造成手术时间延长、手术难度加大,甚至导致术中出血、动物死亡。本研究尝试仅分离结扎颈总动脉,不分离结扎颈外动脉或翼腭动脉,而是通过调整插入线栓插入方向将线栓插入颈内动脉;同时将颈总动脉开口选择在颈总动脉分叉下方约3 mm处,因而微动脉夹夹闭位置可以选择在颈总动脉分叉下方而非颈内动脉,因而也无需分离颈内动脉。手术方式更简单,手术时间通常可控制在10 min内完成,同时也降低了术中出血的可能,亦避免了对颈总动脉分叉周围区域血管、颈上神经节及颈交感干、迷走神经及其分支的损害,提高动物术后恢复能力,降低死亡率。

    3.4 模型的评价

    经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脑梗死比测定、脑含水量及脑组织病理改变检测,I/R模型组小鼠造模后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脑组织TTC染色呈皮质及皮层下白色梗死灶,脑梗死比和脑含水量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脑组织病理符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改变,提示造模成功。

    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采用改良线栓MCAO/R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模型,该改良方法制作简单易行,成功率较高,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