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649
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和帕洛诺司琼预防食管癌术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宋冬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WHO抗癌药物副反应分度标准进行疗效评估[1]。评定并记录急性期(化疗24 h内)及延迟期(化疗24 h后)恶心、呕吐的控制效果:无恶心、无呕吐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出现呕吐1~2次/d,恶心5~12次/d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呕吐3~5次/d,恶心5~12次/d为轻度缓解(mild remission,MR);呕吐>5次/d,恶心>12次/d为无效(ineffective,I)。控制有效率(remission rate,RR)=(CR+PR)例数/总例数×100%。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3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效果的比较

    昂丹司琼组、格拉司琼组和帕洛诺司琼组恶心、呕吐控制急性期RR分别为55%、60%、75%,帕洛诺司琼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RR分别为40%、45%、75%,帕洛诺司琼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3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效果的比较[n(%)]

    与其他两组对应时间比较,*P<0.05

    2.2 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昂丹司琼组、格拉司琼组各分别出现头痛2例、便秘1例和口干1例;帕洛诺司琼组患者出现头痛1例和便秘2例;患者均可耐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