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3
编号:13759307
灌肠方法用物的改进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3
     【摘要】笔者所在医院应用昆明南缰制药厂生产的玻璃液体瓶和输液器代替传统的灌肠筒,在临床上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改进;传统;代替;用物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中医医院,为体现中医特色科室多年来开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中药保留灌肠是我科使用率较高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而传统的灌肠方法用物多,消毒繁琐,工作量大。近几年来本科采用改进过的灌肠方法,深得护士好评,患者乐于接受,已被推广使用。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传统方法材料灌肠筒、橡胶管、血管钳、量杯、玻璃接头、一次性肛管。

    1.1.2改进后的材料昆明南疆制药厂的玻璃液体瓶、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吸痰管。
, 百拇医药
    1.2操作方法

    1.2.1传统灌肠方法灌肠筒、橡胶管、血管钳、量杯、玻璃接头消毒后备用。先连接橡胶管与灌肠筒,用血管钳夹住橡胶管,将过滤好的灌肠液测温(39 ℃~41 ℃)后倒入量杯,取200 ml倒入灌肠筒,连接玻璃接头,连接一次性肛管。备齐其他用物携至病房,核对患者后,解释目的,协助左侧卧位,抬高臀部,石蜡油润滑肛管前段后轻轻插入肛门10~15 cm,松开血管钳,药液流入。药液流入的速度只能用降低灌肠筒与肛门的距离来调节。操作结束用物处理:灌肠筒、量杯、玻璃接头、橡胶管,用消毒灵浸泡清洗后,送高压消毒;血管钳用戊二醛浸泡清洗后送高压消毒;一次性肛管丢入医用垃圾桶消毒集中销毁。

    1.2.2改进过用物的灌肠方法将昆明南疆制药厂的玻璃液体瓶和橡皮塞清洗高压消毒后备用。过滤好灌肠药液并测温(39 ℃~41 ℃)后倒入液体瓶至所需刻度(200 ml),盖上橡皮塞,套上网套,插上输液器,剪去针头部分,留下针头的针梗部,接上一次性吸痰管,备齐其他用物并携至病房。核对患者,解释目的,协助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石蜡油润滑吸痰管前端后插入20~25 cm,在插入5~8 cm时慢慢松开调节器,使少量药液流入直肠,顺势轻轻插入到所需长度,药液缓慢滴入,嘱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拔出吸痰管后轻柔肛门。操作结束用物处理:一次性吸痰管、输液器丢入医用垃圾桶消毒后集中销毁,液体瓶归输液瓶框集中销毁处理。
, 百拇医药
    2结果

    改进用物后的灌肠方法操作简便、快捷,耗时少,药物疗效好; 用物少及处理简单;减少了重复消毒用物的工作量;降低了医院交叉感染率;患者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安全感高于重复使用的物品,乐于接受。

    3结论

    改进用物后的灌肠方法多使用一次性物品,减少了重复消毒物品的护士工作量,降低了医院交叉感染率;患者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安全感高,乐于接受;灌肠过程中用输液器上的调节器调节灌肠液的流入速度,可减少药液对肠壁的压力,延长药液保留时间,治疗慢性结肠炎药液保留的时间越长越好,以确保药液的充分吸收;一次性吸痰管比一次性肛管细,插入时对肛门括约肌刺激性小,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而传统的灌肠方法一次性肛管相对较粗,插入时患者痛苦,易排斥,且灌肠筒上没有控制流速的调节器,只能用降低灌肠筒与肛门的距离来调节速度,灌肠液通过粗大的橡胶管很快注入肠内,使肠内的压力迅速增加,药液返流在直肠,患者易产生便意,致药液存留时间短,疗效差;一次性吸痰管比一次性肛管插入深10 cm左右,最大可能的将药液送到深部肠腔,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玻璃液体瓶利于药液保温,如在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时传统的灌肠筒内药液暴露于病房,不利于保温;液体瓶上有明显的刻度,灌肠液直接倒进瓶就可以确定需要量,既减少了药液进量杯的污染又减少了步骤;传统的用物处理有五种是重复消毒使用的,而且需要不同的消毒方法,改进后的用物只需清洗消毒液体瓶,高压消毒又是目前最理想又安全的消毒方法。鉴于此,改进用物后的灌肠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开塞露灌肠解除大便干结,亦可用于清洁灌肠、冰盐水灌肠等。

    参考文献

    [1]高英,刘玉兰,王新桂.湿化瓶清洗方法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1,26(11):134-135.

    [2]曹天顺.影响肛门直肠给药存留时间长短的因素[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9):23-24.

    【收稿日期】2011-08-22, 百拇医药(王惠琼 曹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