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0
编号:13744152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现状及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0
     【摘要】 手术室护士的职责是配合手术操作及手术中的护理,工作中经常接触手术刀、剪、缝针、针头等锐利的手术器械,因各种原因可能发生皮肤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划伤的情况,而容易被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为了更好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现状,提高手术室护士对锐器伤发生原因的认识,最大限度的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笔者现就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锐器伤

    中图分类号 R197.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0-0153-03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为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笔者就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现状

, 百拇医药     1.1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现状不容乐观

    手术室锐器伤发生率不容小视。张小琴[1]对100名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调查显示,锐器伤的发生率为95%,其中缝针刺伤94%、刀剪刺伤24%、注射或整理器械时等刺伤76%。周阳等[2]的调查结果显示,83.1%的被调查护士在1年内发生过手术用锐器刺伤,86.9%的被调查护士发生过普通锐器伤,65.9%的器械护士发生刺伤,54.3%的护士在清洗料理器械时被刺伤过。傅耀华等[3]调查的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90.1%。

    1.2 使用及处理锐器不够规范

    李毓琴等[4]的调查显示,不少护士进行不必要的重新盖针帽、用手套针帽、徒手分离针头、不及时拆卸针头等;注射操作过程中将用过的针头与用过的棉签、输液管袋混放, 以致操作后分类处理时被针刺伤。袁秀萍等[5]的调查显示,护士处理锐器不安全的行为较突出,主要发生在锐器使用后到丢弃的过程。
, http://www.100md.com
    1.3 标准预防执行不重视

    周阳等[2]指出,大部分手术室护士仍然按传统的隔离模式进行隔离;在有血源性传播病的患者执行操作时能注意较好的防护,在暂时没有检验出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时候就放松了防护意识。张晓霞等[6]指出,手是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主要部位,而手术室护士有时在接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时未戴手套。

    2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原因

    2.1 工作环境中的可促发因素

    2.1.1 工作性质 手术室护士工作繁忙,除正常倒班还要值副班,身体疲劳是导致容易锐器刺伤的原因之一。陈楠等[7]的调查发现,有92.2%的护士认为发生锐器意外伤与工作忙碌有关。手术室护士人员不足、工作超负荷等与锐器伤发生相关。此外,王金辉等[8]的调查显示,手术室护士特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特定的工作姿势,特定的工作姿势又与能量消耗和疲劳有一定的关系。器械护士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活动范围很有限,日均连续站立6~7 h,甚至更长。巡回护士在工作时基本上在急速行走,除了手术时间外,每天都在忙着处理重物、清洗器械、打包消毒等等。据统计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时间内大约有33%左右的时间都在搬运物品。可见,体力上的消耗,精神上的压力,造成了手术室护士很容易疲劳,以致在疲劳的状态下更容易发生锐器伤。
, http://www.100md.com
    2.1.2 手术室的特定人群 有的医生有不良操作的习惯,随手往台上扔器械[8],致使器械护士被医生刺伤的事例时有发生;也可能是在高度紧张的手术操作中,医生和助手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术上,索要和回传器械的手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有时会把缝针和刀片扎进护士的手上[9]。患者的某些因素也会导致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患者因恐惧等因素而不配合护理操作,以及在进行侵入操作时患者躁动等,易使护士遭受锐器伤,患者的突然移动也会引发锐器伤[10]。

    2.1.3 接触锐器机会多 手术室是施行外科手术的场所,手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护士与锐器进行直接接触,接触的机会多,受伤的概率相应也高[11],术中受伤的几率和危害性最大,且多由缝针引起[12]。此外,手术室护士在清理、清点器械以及手术室供应室护士在清洗、擦拭器械时不停地接触各种锐器,极容易发生锐器伤害。

    2.2 护士自身意识、行为、心理的原因

    2.2.1 手术室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13-14],护士操作时精神不够集中,遭受锐器伤后感到无所谓,且92%的护士未进行伤后血液检测,仅3%的护士上报主管部门[15]。原因可能是在校学习时缺少职业防护课,而临床实习时防护教育并未受到重视,从业后职业防护意识不强,导致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
, 百拇医药
    2.2.2 操作行为不规范 孙怡等[16]的研究表明,遭受锐器伤害的护士绝大多数是因为操作时没有遵循预防针刺和锐器伤的有关规定造成的。孙绍娟[17]指出,护士在手术、注射或注射器具用后处理过程中发生锐器伤,这种高危操作包括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清洗、将针帽回套、将锐器扔在不耐刺的容器中等,均是操作不规范的表现。李毅琳[18]的研究指出了配合术中可能发生锐器伤害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能减少术中锐器伤害的发生率。

    2.2.3 手术室护士心理状况 手术室护士普遍存在心理压力。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是繁重的工作带来的压力,主要来自手术连台、重症或急危症及复杂手术抢救,以及对外科医生手术习惯的适应等多方面[19]。不良情绪也会诱导锐器伤的发生,手术室工作节奏快,特别是一些危重及抢救手术,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时会因紧张,而更容易发生锐器伤害,曾文凤[20]的调查显示,45%的锐器伤是在心情急躁和紧张的时候发生的。毛秀建等[21]调查显示,护龄短的护士工作经验少,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发生锐器伤的机会比护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要多。

    2.3 管理制度的原因

    长期以来,医院里针对患者的感染控制措施较多,而对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关注较少。有调查发现,由于上级领导不重视,使得护士对发生锐器意外伤后被感染可能性的认识较弱,而放松了自身防护。对于锐器意外伤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训练不足,对于手术室这一专科性较强的科室岗位稳定的措施不够,锐器伤害管理仅处在初级阶段,还尚无严谨的法律法规以及预防锐器伤的教育制度。而且预防锐器伤害管理的监管部门工作力度不够,不能使防范的有效性体现出来。, http://www.100md.com(王文华)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