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
编号:1374409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0
     【摘要】 本文以2007年1月-2012年6月的90例使用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例子,通过(1)气管插管途径;(2)呼吸机通气管道的更换频率;(3)气管吸痰;(4)体位性措施;(5)手部清洁;(6)鼻胃管肠内喂饲;(7)加强口腔护理等七个正确的操作方法及护理对策,有效地的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 R651.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0-0081-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新发生的肺部感染[1]。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基础危险因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烧伤、神经外科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误吸综合征、再次插管和接受麻痹性药物或肠道营养治疗。患者一旦发生VAP,死亡率明显增高,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医疗费用明显增加。因此预防VAP可以降低并发症率、死亡率和减轻患者费用。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6月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0例。年龄最大93岁,最小5岁。气管插管通气42例,气切通气138例,入院时间最长为40 d,最短10 d。通气时间最长为34 d,最短6 d,平均20 d。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护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具体如下。

    1.2.1 气管插管途径 首选经口途径的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有许多的禁忌证:如鼻窦炎鼻息肉、颅底骨折等,感染性鼻窦炎是VAP的一个危险因素,患者在诊断为鼻窦炎后数天最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 百拇医药
    1.2.2 呼吸机通气管道的更换频率 呼吸机通气管道的更换频率不影响VAP的发生率(加拿大危重患者临床试验组专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指南)。较少更换呼吸机通气管道并不与患病相关,而较多更换与患者的费用增加相关。因此笔者采取的措施是每天更换湿热交换器(人工鼻)使用人工鼻后应密切观察其工作效率。

    1.2.3 气管吸痰 如操作不当将造成病原菌的直接种植,痰液吸引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手段。开放式吸痰的正确实施:(1)操作时洗手、戴口罩;(2)严格无菌操作;(3)抽吸时间延长会降低患者肺残气量,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4)痰液过稠不易吸出时,可先向气管内注入3~5 ml蒸馏水或0.46%盐水,然后用呼吸囊通气3~4次再行吸引;(5)不必要的频繁吸痰会造成气管壁损伤和出血,因此只在必要时吸痰;(6)吸引前给予纯氧吸入;(7)吸引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润滑吸痰管。

    1.2.4 体位性措施 (1)转动治疗:借助叩击、翻身持续转动患者体位,可使附着在气道壁上的黏稠痰液松动,配合体位引流,使痰液向大气道移动。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不张,减少VAP发生。胸部叩击的正确实施:护士将手掌微屈成杯状,手腕放松,肘关节发力,两手均匀交替地在吸气和呼气相叩击胸壁,叩击频率为5次/秒,沿支气管大致走向由上往下、由外周向中心叩击,每次治疗持续1~5 min。(2)半卧位:半卧位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与水平面成45°的半卧位为一种低费用的VAP预防可行措施。
, http://www.100md.com
    1.2.5 手部清洁 手部清洁是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在给患者进行各种操作前后,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的七步洗手法,必要时佩带手套能有效预防感染特定的病菌。

    1.2.6 鼻胃管肠内喂饲 19例VAP患者都有置鼻胃管,鼻胃管可能增加口咽部细菌,因为VAP病原菌分布特点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多见,表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因素以内源性感染为主[1];胃肠营养可能造成患者饱胃,进而增加胃内容物,使分泌物反流,引起口咽分泌物潴留和误吸的机会,因而采取的护理对策:(1)将肠管下至小肠(大约80~90 cm,螺旋型鼻肠管);(2)按医嘱给予增加胃动力的药物;(3)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

    1.2.7 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可减少分泌物淤积及病原微生物种殖,对机械通气插管12 h以上的患者,每4 h进行一次口腔护理,用1.5%碳酸氢钠液清洁口腔对预防口腔感染效果明显强于生理盐水。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按照肺部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50.0%,在机械通气后5 d内有20例发生VAP,5~10 d有15例,10 d以后有10例;干预组VAP的发生率为21.1%,在机械通气后5 d内有9例发生VAP,5~10 d有6例,10 d以后有4例。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者的年龄、颅脑损伤程度、药物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长期卧床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道自然防御功能受抑制和破坏有密切关系。加强护理水平包括加强鼻饲护理、体位性措施、气管吸痰等在防治VAP中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未采用VAP预防措施护理,仅采用普通护理,VAP的发生率为50.0%,采用VAP预防措施及护理,VAP的发生率为21.1%。采取VAP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可明显减轻VAP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等.呼吸机相关肺炎内源性感染途径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21-125.

    (收稿日期:2012-08-20) (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方亿琼 陈晃英)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外科 >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