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47328
喉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指标均显示其自我护理能力比对照组患者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100%,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喉癌患者术后的生活影响较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 喉癌手术治疗; 常规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路径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6.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6-0058-02

    在临床上,喉癌是人们头颈部非常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患发喉癌疾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抽烟喝酒、呼吸污染空气、病毒感染等[1]。当前临床上针对喉癌患者有多种治疗方式,大多数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放疗与化疗辅助治疗,而患者不仅仅要承受手术的痛苦,还要承受喉功能的受损甚至丧声的痛楚,对患者身体上及心理上都造成严重的打击[2]。在现代化的治疗体系中,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已不再将生存率作为唯一指标,尤其是喉癌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评估因素扩展至生存质量等方面[3]。手术治疗后的喉癌患者,由于其本身喉部的位置较为特殊,所以在术后为患者恢复语言交流、呼吸能力、吞咽能力及提供营养上,都要以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治疗护理目标,提升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适应证,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4]。为了更好地研究喉癌患者术后的有效护理模式,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近两年中收治的60例喉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中选取6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4例,年龄32~64岁,平均(48.5±6.2)岁;高中及以上8例,初中16例,小学及以下6例;全喉切除14例,部分切除16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3例,年龄33~62岁,平均(47.8±5.8)岁;高中及以上9例,初中13例,小学及以下8例;全喉切除13例,部分切除17例。纳入患者排除恶性肿瘤、癌细胞转移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协助患者在术后的放疗和化疗中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管,确保其通畅;注重引流液体量和性状,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在患者颈部放置冰块,避免切口出血;确保患者保持正确且舒服的体位休息,保证呼吸和引流;禁止从口进食,通过鼻饲方式提供含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切忌咽下唾液,确保口腔清洁;时刻关注患者体温发生的变化,并预防肺部感染[5]。

    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笔者所在医院为观察组患者加以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制定患者的评估和护理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制定路径表,并确保方案的可行性。(2)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在患者术后第1天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进行基础性的细节护理干预,满足疾病需求,针对患者的睡眠、饮食、气管及放疗的情况进行全程观察,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尤其是术后并发症更要进行专业护理指导,并充分考虑到患者无法完全自理的情况,在辅助完成的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学习与引导,如变换体位、受压部位的按摩等,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痰[6]。(3)术后第2天要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喉部全切或部分切除的状态下,患者基本丧失语言功能,无法进行交流,而呼吸道也发生较大变化,这个阶段患者往往有明显的悲观心理变化。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为患者详细说明坚持治疗并接受系统性护理对现状的大幅度改善结果,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并积极引入其他成功的治疗案例引导和鼓励,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还要争取获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活动,注意引导患者保护胃管,预防脱落[7]。(4)术后第3天,护理人员要重点指导患者的自我护理,并在学习中强化自身成就感,也建立对生活的信心与期待。首先是放射野皮肤护理,放射线对患者皮肤的照射会损害皮肤,所以护理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放射产生的各种程度的危害,如针对皮炎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醒患者在放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皮肤,并采用正确的保护性措施。其次是气管套管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采用塑料套管而不是非金属套管的原因,并且必須及时进行清洗与消毒,加强对造瘘口皮肤的护理。此外,还要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如果出现黏稠痰液必要情况下要通过雾化吸入或气管滴药处理。患者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不断学习气管正确的护理操作训练,在护理人员指导与示范中通过鼓励提高成就感和自信心[8]。(5)术后第4天,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的饮食干预,由于放疗会对患者的机体带来损害,加强营养的补给才能保障治疗效果,也能减轻毒副作用,促进组织的尽快修复。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每天营养的均衡分配,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及口咽疼痛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预防对营养食物的补充产生影响。(6)术后第5天,护理人员基本完成了对患者操作技能与自我护理的示范,为了进一步对其进行有效评估,还要积极采用发放宣教手册、床边宣教等方式巩固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7)患者出院以后,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随访并与之做好密切的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生活状态及恢复情况,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有效指导[9]。, http://www.100md.com(李仁英)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