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80381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矢状面弧度准确重建的治疗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3期
     3 讨论

    临床骨科多发性创伤性疾病领域,胸腰段脊柱骨折占较高病发比例。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方案对此类骨折予以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病理类型展开分析,即椎体上终板在发生单独破裂样改变时,椎间盘高度也呈丢失显示,于骨的椎体内疝入,促使患椎及与其邻近的上缘椎间盘所具有的正常高度丢失[5-6]。分析脊柱运动节段特征,其由某一椎体与同之相邻的上一椎间盘构成,所形成的矢状面成角为最为基本的对矢状面曲度构成的要素,患者在病发胸腰段脊柱骨折时,患椎运动节段矢状面成角表现为丢失状态,矢状面弧度受到明显破坏[7-8]。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内固定复位体现在矢状面弧度重建、椎体高度恢复上,而椎体前缘高度的有效复位,与恢復矢状面弧度的程度存在紧密关联,前缘高度缺失可影响矢状面弧度的恢复效果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