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年第20期 > 正文
编号:12129700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炎6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5日 李艳萍
第1页

    参见附件(1261KB,1页)。

     【摘 要】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0月- 2010年10月门诊及住院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包括每天口服雷米普利片5mg, 1次/d,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月的血压、尿蛋白定量( Upr)、血脂、血流变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Upr均明显下降(P<0.05),血脂、血流变改善, 疗组血流变、尿蛋白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P<0.01)。结论:雷米普利联合通心络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好,可以更好地达到改善和保护肾脏的目的。

    【关键词】 通心络;雷米普利;慢性肾炎;血流变

    慢性肾炎病因不明,发病机理复杂,肾功能损害呈进行性加重,是我国终末期肾病第一位原因,因而延缓慢性肾炎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大量临床证据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其受体阻止剂(ARB)可降低慢性肾炎尿蛋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通心络以益气活血、化淤通络为治疗原则,具有降脂、抗凝,改善内皮功能紊乱的作用。我们采用通心络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10月- 2010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非糖尿病的慢性肾炎患者60例, 血肌酐<443цmol/L,尿蛋白>1g/24h,年龄18-50岁,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联合雷米普利片治疗组,与单用雷米普利片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0岁,其中肾病综合征6例,并发肾功能衰竭6例;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5岁,其中肾病综合征7例,并发肾衰竭5例。两组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各项生化指标均衡,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饮食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病综合征者给予激素治疗,其中包括每天口服雷米普利5mg,1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口服,3粒/次,3次/d,对照组有高脂血症、高凝状态者给予降脂、抗凝药物,治疗组不予降脂、抗凝药物,疗程均为8周。

    2 结果

    2.1 血糖与血压的变化 治疗过程中血糖保持相对稳定,两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尿蛋白、血脂的影响 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nUpr(g/24h)HDL-C(mmol/L)LD-C(mmol/L)TC(mmol/L)TG(mmol/L)

    治疗组治疗前302.19±1.381.07±0.493.40±1.11L6.61±1.782.04±0.71

    治疗后0.96±1.29*☆1.12±0.51#2.68±0.89*5.19±1.24#1.51±0.54#

    对照组治疗前302.28±1.331.06±0.503.41±0.976.38±1.822.08±0.68

    治疗后1.18±1.30*1.09±0.54*2.75±1.23#5.18±1.31#1.50±0.56#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P<0.01。

    2.2.1 Upr的变化 治疗2月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P<0.05,P<0.01) 。表明雷米普利等常规治疗措施对慢性肾脏疾病具有降蛋白作用,加用通心络胶囊后,降尿蛋白效果更明显。

    2.2.2 血脂的变化 两组治疗后血脂明显改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上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通心络胶囊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

    3 讨论

    近年来发现血脂异常与慢性肾脏疾病存在密切关系,脂质沉积于肾小球可使毛细血管压升高,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脂蛋白对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增加血小板聚集。

    通心络胶囊含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5种虫药,加上冰片、赤芍药、人参,动物研究发现它具有降脂、抗凝、增强纤溶活性,维护血管通畅的作用;同时还能纠正内皮功能紊乱,增加血清中一氧化氮,降低内皮素水平,有效降低血流中凝血因子含量,通过内皮保护及损伤修复,减少组织细胞凋亡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综合途径来达到有效作用,具有防止内膜增生,解除血管痉挛,防止肾小球基底膜增生,维护血管正常功能的作用,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且对慢性肾病的脂代谢紊乱和改善慢性肾病患者的高凝状态均有疗效,另外水蛭、蜈蚣、蝉蜕有不同程度的消除尿蛋白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雷米普利联用通心络治疗慢性肾炎可有效纠正其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流变学,更有效地减少尿蛋白排出从而改善肾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宝生,徐延光,卢军.低剂量雷米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61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