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2年第14期
编号:13178400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低视力的原因(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出现低视力的原因。 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均进行了经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观察组100例共113眼,为术后发生低视力者。对照组100例共114眼,为术后未发生低视力者。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 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合并相关眼病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龄患者、合并相关眼病及术后出现并发症,这些是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而患者原有的疾病、有烟酒史者也是术后低视力的影响因素。术前很好地控制全身病,仔细的眼部检查以及对术后视力的评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有效地降低术后低视力的发生率。

    [关键词]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低视力;原因

    [中图分类号] R779.6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4-253-02

    白内障是眼科疾病中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复明的唯一措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超声乳化术,所需的设备较昂贵,技术难度较大,较难熟练掌握,在基层医院难以开展。如果技术不熟练的话,超声乳化产生的热损伤会导致角膜内皮不可逆的损伤。另外,前房涌动致后囊膜破损,严重时可并发晶状体进入玻璃体等严重并发症[1]。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SIC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2]。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本研究通过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患者。以入院日期先后结合入选标准进行分组。以术后发生低视力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00例(113眼),其中男45例(52眼),女55例(61眼);平均年龄(76.4±4.7)岁;白内障分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9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18眼,并发性白内障5眼;晶体核硬度:Ⅲ级核56眼,Ⅳ级核57眼。以术后未发生低视力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100例(114眼),其中男47例(51眼),女55例(63眼);平均年龄(65.5±2.9)岁;白内障分类:老年性白内障108眼,糖尿病性白内障4眼,并发性白内障2眼;晶体核硬度:Ⅲ级核55眼,Ⅳ级核59眼。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吸烟和饮酒、全身情况、相关眼部疾病、术后并发症。

    1.2?入选标准

    观察组:根据“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疗效中脱残为基准,低于0.3为低视力。另外,以中心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者[3]。

    对照组:术后视力≥10°者。

    两组均除外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患者。

    1.3?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前冲洗泪道,排除泪囊炎。入院后行常规检查,眼A、B超及眼电生理检查。测眼压,散瞳检查眼底。裂隙灯检查有无眼组织炎症。术前清洗眼睑、睫毛、冲洗结膜囊。

    1.4?手术方法

    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所有手术均由2位同一熟练水平的医师来完成。使用圈匙固定晶状体核,逐次进行夹持、旋转等方式娩除,取出娩核后手法清除[4],吸取残留皮质,前房内再次注入粘弹剂,以折叠镊或推注器将折叠式人工晶体(德国产Acri.Lyc53N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切口不缝合。

    1.5?术后视力观察指标

    视力检查用标准对数视力表(东方医疗器械厂)。视野检查用弧形视野仪(苏州医疗器械厂)。两组均在术后一个月检查视力和视野。

    1.6?统计学处理

    调查数据以EPI info 6.04软件双人双重录入计算机,做一致性检查,依照原始资料修改不一致的记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在性别、晶体核硬度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龄人数、白内障分类、烟酒史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对照,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中的高龄者、合并相关眼病者以及术后出现并发症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是由传统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改进而来。与传统手术相比,小切口手术缩小了手术切口的长度,术后切口能自行闭合,不需要进行缝合[4]。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的小切口手术方式。

    表1?两组术后出现低视力的相关危险因素 [n(%)]

    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较复杂。在本组资料中通过单因素分析,高龄、合并相关眼病、术后并发症是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在观察组患者中发生率高达21.2%,因此合并青光眼患者要定期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高度近视大部分是轴性近视,眼轴不断加长,引起视网膜病变,是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5]。在观察组中糖尿病性白内障占18眼,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占12.4%,这类患者的眼组织及功能会受到严重破坏,因血糖升高后可出现微循环障碍,并发眼底出血甚至全盲,一但手术,较难恢复。可见有糖尿病史对白内障术后低视力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对于这类患者术前要积极控制血糖。Armbrecht等对187例白内障合并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视力无明显改善。因此应对高危患者引起足够重视,减少低视力的发生率。, http://www.100md.com(廖志群)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