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7268
缺血性结肠炎36例临床特点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8期
     缺血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分为3型[6]。(1)一过型:缺血程度轻、时间短暂,病变可逆,能完全恢复正常。此种类型临床上常见,但容易误诊。(2)狭窄型:缺血程度较重或短暂反复发作,肠壁多次破坏、修复,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肠管狭窄。(3)坏死型:缺血程度重、完全,发生速度快,造成肠壁扩张,全层坏死、穿孔。前两种类型的患者经过抗炎、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应用扩张血管的药物均能使症状缓解, 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是没有必要的。第3型病程进展快,常合并结肠穿孔,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预后极差,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需急诊手术。本组3例手术病例即属于这种情况。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手段,且发病后72 h内进行内镜检查非常重要[7],为本病早期诊断的关键 。急性期主要表现为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