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22期
编号:13147269
烧伤护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护理方法(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2期
     2.2 护理方法

    2.2.1 面部特殊护理 面部创面,一般采取暴露或半暴露疗法。眼部烧伤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眼部分泌物,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双眼,清洗后常用0.25%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每天4~6次,晚上涂擦金霉素软膏,预防感染。对于眼睑外翻者,滴眼药水和涂眼膏后,用大小适宜的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防止角膜干燥、溃疡;采用麻黄素滴鼻,以减轻患者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并及时清除鼻腔尘埃及痂皮,防止异物堵塞鼻腔,引起呼吸困难;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以清除口腔内残留异物、分泌物以及坏死的口腔黏膜。可用无菌石蜡油外涂湿润口唇,防止口唇过于干燥而开裂出血。进食时口周围用消毒纱布保护,避免食物或残渣污染创面,每次进食后用温开水漱口;外耳道烧伤者,用棉签擦拭耳部的渗液和分泌物,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并于外耳道外口处放置无菌干棉球,以及时吸除分泌物,免液体流入耳内导致中耳炎发生。耳廓烧伤者,在耳周用棉垫圈垫起,保持局部血循环的通畅,防止耳软骨炎等并发症发生。

    2.2.2 小儿烧伤护理 患儿入院后,尽快给予复温,视其面积大小及受伤部位给予盖被、热水袋、电暖片复温,用空调调节室内温度,要求夏天26~30℃,冬天32~36℃,病房湿度为40%~60%。小儿烧伤后常常脉搏快而细,多达180~200次/min,呼吸有时达60次/min以上或节律不整,严重者心音变钝,心率减慢,故应经常准确地测定其变化。建立静脉通路对患儿进行补液治疗。可采用留置针或穿刺部位夹板固定,以避免小儿因哭闹、躁动时针尖脱落而耽误抢救。根据小儿尿量、心率变化控制好补液量和速度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