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7期
编号:13133610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黄丽平 苏秀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米非司酮组1(1.0)2(3.0)5(8.0)5(8.0)

    x20.150.361.091.91

    孕三烯酮组3(5.0)7(11.0)3(5.0)6(10.0)

    x20.33 0.770.301.29

    注:各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大体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变特点、婚育情况及个体要求。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美容程度高、术后腹腔粘连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法,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分期和治疗一次完成,既可去除病灶、有效松解粘连、恢复盆腔正常生理结构,从而减轻症状、甚至恢复生育能力,也为准确评价内异症分期提供重要依据,对疾病严重程度、正确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意义。然而EM手术治疗是细胞减灭性的,而非治愈性的,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是内异症的金标准。保守性手术后同时使用药物,可以巩固治疗,消除或抑制残留病灶、防止或降低复发几率。

    近年随着对EM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和不断深入,手术前后辅助用药方案有了很多新的发展。传统经典药物包括“达那唑、GnRH-a”等由于严重的副反应及昂贵的价格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应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它除了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及中度抗雌激素作用,还具有雄激素及微弱的雌激素作用,可有效促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吸收,然而该药长期使用可导致肝酶升高、雄激素样作用,以及低雌激素水平的表现,并且还可引起骨质疏松及血酯升高。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孕激素拮抗剂,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