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24期
编号:13122472
阴囊坏疽2例及单纯包皮坏疽1例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4期
     1.3 病例3

    患者男性,19岁,主因包皮红肿伴发热3d入院,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手部长期沾满油渍,小便时油渍常沾染阴茎,3d前出现背侧包皮内板破溃,逐渐加重,溃疡面进行性增大,局部疼痛伴发热,口服药物未见好转,1d前阴茎包皮背侧皮肤变黑伴高热,体温高达39.4℃,入院查体:包皮过长,包皮明显肿胀,包皮背侧皮肤变黑、坏死,面积约1.5cm,包皮内板可见溃疡面约2.0cm,有脓性分泌物伴恶臭,触痛明显。诊断为包皮坏疽。入院急查血常规,白细胞20.05×109/L,分泌物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生化检测未见异常。完善术前准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包皮坏疽切除+包皮环切术,距包皮背侧皮肤坏死区1cm将包皮整块切除,深度达阴茎白膜,观察创面血运良好,切缘红润,给予一期缝合,同时以冠状沟为标准剪掉多余包皮,行包皮环切术。术后给予三代头孢菌素+甲硝唑联合抗感染,术后第一日,患者体温下降,为37.2℃,包皮水肿明显减轻,无进一步感染趋势,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6.6×109/L,术后7d,切口愈合良好,水肿消退,血常规恢复正常,体温正常,出院。

    2 结果

    3例患者,1例为老年男性,全身感染中毒性休克,颅内高压死亡;1例中年男性,病情较重,但诊断及治疗及时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