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5年第13期
编号:12790628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3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0例,病例纳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及溶栓适应证标准[6]。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24~69岁,平均(37.5±3.6)岁;病程1~6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5~68岁,平均(37.0±5.2)岁,病程1~6个月,梗死部位以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最为常见;合并高血压5 例,高脂血症1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6~69岁,平均(38.1±3.6)岁,梗死部位以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最为常见;合并高血压4例,高脂血症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肌梗塞部位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溶栓治疗前给予低流量吸氧,心电指脉监护,首次嚼服300mg 阿司匹林(规格:50mg,山西兰花七佛山制药有限公司,H14023980)以及氯吡格雷[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H20056410,规格:75mg]300mg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