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2期
编号:13067808
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及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期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口服,2次/d;研究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10mg口服,2次/d。两组治疗8周后比较临床症状及内窥镜下所见食管黏膜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对临床症状及食管黏膜损伤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生化综合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治疗方面,雷贝拉唑临床效果可靠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雷贝拉唑;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临床效果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过量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胸痛、嗳气等临床症状,并可因胃酸的长期腐蚀而造成食管黏膜受损,内窥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糜烂或溃疡。由于食管及气管的解剖关系,患者亦会出现呼吸道症状。食管反流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常见,欧美国家的发病率约为10%,国内北京、上海的发病为5.77%,而西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发病率为16.98%,居全国之首,且高龄是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最常用药物,奥美拉唑属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而雷贝拉唑属于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本研究以奥美拉唑为标准对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价值进行探讨。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本研究已获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且两组治疗方案均通过临床实验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应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以及内窥镜下见有无反流性食管炎进行x2检验,确认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入选标准:(1)患者有胸骨后疼痛、烧心等症状,症状总得分6分以上;(2)患者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病程在1年以上。排除标准:(1)接受此次治疗之前的两周内曾接受针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治疗;(2)合并上消化道肿瘤、溃疡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或恶性病;(3)孕妇及14周岁以下的儿童。

    1.2万法

    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H20056577)20mg口服,2次/d;研究组给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珠海润都民彤药业有限公司,H20050228)10mg口服,2次/d。两组治疗8周后比较临床症状,另外治疗前存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在接受本治疗8周后还需行内窥镜检查,观察食管黏膜情况以比较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及食管黏膜损伤的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1.3评估标准

    (1)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症状分级标准:①0级,无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症状;②1级,轻度症状,患者偶尔能感受到症状的存在;③2级,中度症状,平时经常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相关症状,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④3级,重度症状,存在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症状已经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2)症状发作频率计分标准:无症状记为0分;每周发作次数小于4次为轻度,记为1分;每周发作4次至6次者为中度,记为2分;每周发作7次及7次以上者为重度,记为3分。(3)内镜判断食管炎程度的洛杉矶分级法:正常,食管粘膜无破损;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小于5mm;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黏膜破损,长径大于5m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C级,黏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食管周径的75%;D级,黏膜破损有融合,不少于食管周径的75%。(4)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症状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痊愈:所有症状消失;显效:依据上述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症状分级标准下降超过2个等级,但症状未完全消失;好转:依据上述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症状分级标准下降1个等级,但症状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5)内窥镜下评估疗效的标准:痊愈:治疗后食管黏膜正常;显效:治疗后食管炎的洛杉矶分级至少下降2级,但仍未正常;好转:治疗后食管炎的洛杉矶分级下降1级,但仍未正常;无效:治疗前后黏膜损伤无明显改善。(6)总有效=痊愈+显效+好转。
, http://www.100md.com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的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8周后,服用雷贝拉唑的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服用奥美拉唑的对照组(P<0.05)。见表2。

    2.2两组食管黏膜损伤的治疗效果

    两组治疗8周后,服用雷贝拉唑的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服用奥美拉唑的对照组(P<0.05)。见表3。

    2.3两组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安全性

, 百拇医药     两组患者疗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生化综合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3.讨论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是一重要的危险因素,导致食管对反流的胃及十二指肠内消化液等的廓清能力降低,进而造成食管粘膜屏障异常及食管黏膜的损伤。抑制胃酸的分泌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关键,尽管近二十年来在该病的药物治疗上进步较大,可是治疗效果尚有很多不足。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胃食管反流行疾病的首选药物,也是临床实际治疗该病时最常用的药物。雷贝拉唑是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其有效成分对壁细胞的粘附作用较大,可以强效的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升高胃内pH值,减少反流液对食管的损伤。其次,雷贝拉唑的解离常数较高,与胃壁小管的结合位点比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均较高,因此雷贝拉唑能够迅速而持久的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另外,由于该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很少依赖肝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因此个体之间的药效差异较小且安全性较高。从本研究结果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相关症状治疗效果的比较可见,经雷贝拉唑治疗8周后的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及好转率均高于经奥美拉唑治疗相同时间的对照组患者,而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总体治疗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食管反流行疾病患者分别使用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后经食管镜评估食管粘膜情况并作以比较。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及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总体治疗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本研究结论与上述文献的结果相似,即雷贝拉唑不但對于胃食管反流行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对合并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食管黏膜的保护和修复也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另有文献报道,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是老年人群体中的高发病,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单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差。有学者认为认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更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雷贝拉唑者。, 百拇医药(谢巧玉 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