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064356
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科门诊2008年1月~2016年12月肉眼观察异常的宫颈疾病患者2388例,年龄21~69岁,平均(36.7±12.8)岁,产次0~4次,平均产次(1.5±0.4)次,受检者均为非孕期,均有性生活史,均无宫颈手术史。

    1.2 检测方法

    阴道镜为Z00MSCOPE显微定影式阴道镜(三瑞公司)。所有受检者检查前1d禁止任何阴道操作和性生活,检查前3d均不做阴道冲洗或阴道内放药,检查在非月经期进行。窥器扩阴后,用大棉球擦去阴道内分泌物后,用沾有生理盐水的棉球涂沫宫颈表面,先在高倍放大镜和滤镜下观察宫颈,再用棉球沾5%醋酸染色30~60s,高倍放大镜和滤镜下观察,发现可疑病灶,如白色上皮、镶嵌、脑回状改变及异型血管等时,行宫颈管内膜刮除术,标本注明取材部位后送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1.3 结果判定

    1.3.1 细胞学结果判定 根据国际癌症协会2001年推荐的新TBS分类标准[6],包括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能排除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