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7年第6期
编号:13064318
镇静剂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控制再出血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64例:其中18例出血部位在额叶、34例基底节区出血、其他部位出血12例,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39~68岁,平均(56.6±15.7)岁;对照组56例:其中19例额叶出血、29例基底节区出血、其他部位出血8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38~70周岁,平均(59.1±13.2)岁。所有患者出血量在35~65mL,无血肿进入脑室情况,无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无心脏病患者,无糖尿病患者。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全身麻醉,结合气管插管对其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转入重症病房监护治疗,持续机械通气,同时对血压进行控制,监测呼吸与循环等生命体征[5-6]。对照组患者结合其呼吸恢复状态,适当辅以氧疗,进行止血、神经营养以及脱水等治疗,为了减少插管的刺激,对于躁动或者是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适当拔管,对于昏迷的患者继续插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再进行丙泊酚(Fresenius Kabi AB)1~4mg/(kg·h)持续静脉泵入(根据年龄及镇静效果适当调节),观察并且记录患者的呼吸状态、血压、心率和再出血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术后1、2、4、8、12、16、24、48h连续观察两组患者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