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6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951861
不掺假的名牌生活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幸福家庭》2016年第9期
     刚参加工作那阵儿,女友陪我去商场买衬衫。偶然发现断码的关关衬衫正打折出售,50元钱一件,跟普通衬衫价格差不多。女友说:“这么便宜,就买件名牌吧。”名牌果然是名牌,洗完之后永远跟新的一样,不但贴身而且提神,一直穿了大概四五年,最后还不是穿坏的,而是洗坏的。

    也是那个时候,单位一个老大哥经常对我炫耀说:“看见我这件恒源祥毛衣了吗?随便扔在哪里,拎起来穿上身,连个褶儿都没有。”一问价钱,是普通毛衣的五倍。我偷偷伸伸舌头,没再回腔。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贷,看来是有道理的。虽然买不起,但我对名牌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奔涌不息。

    也就是几年间,女友变成了老婆,名牌却越来越不像名牌,开始频繁出事。有的夸大其词,有的假冒伪劣,无论牛奶还是奶粉,无论快餐还是洗衣机及其他各种家电,几乎个个都让人抱怀疑态度。品牌不再是品质的代名词,而只是一个名称。更牛的是,出事的企业刚开始一个个还心惊肉跳,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逃窜,现在他们可镇静多了,第一要反击,第二还要利用、发动大量的资源展开舆论战,混淆是非,直至不了了之。消费者呢?继续喝变质的酸奶,使用有危险的电器。那些所谓的名牌们,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假装消费者什么都不知道,继续摆着名牌范儿四处招摇。

    所以现在没什么名牌不名牌,买了东西没被商家和厂家坑死,就算是好运气。

    上个周末去商场买休闲衣服,看见运动服正在甩卖,马上买了一件T恤;又看了看短裤,价格也很便宜,随手买了一件;后来想,干脆买全身的吧,爬山的时候用得着,于是又买了双运动鞋。回到家换上衣服对着镜子照了照,感觉挺精神。这时楼下有人摁门铃,原来是送快递的。我应声下楼,跟快递员一打照面,互相吃了一惊,因为我们撞衫了,都是全身的运动衫。第二天出门办事,伸手在路边拦了辆电单车,让师傅送我到公交站台。路边的人纷纷向我们行注目礼,以为我和司机是双胞胎兄弟,因为我俩又撞衫了。我开始有点不是滋味,心想,合着我穿的这个牌子沦为民工品牌了?后来又觉得自己很可耻——凭什么你能穿别人就不能穿?这只能说明该品牌价廉,适宜大众消费。至于是不是物美,那得看运气。好在衣物不容易出事,你不能说人家出了褶子就不算好衣服,穿几个月穿坏了,我也可以说那是你自己保管不当,反正它不像食物那样容易被看穿。

    无论如何吧,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的是不掺假的名牌生活。对那些动辄拿LV牌、爱马仕包包说事的人,有人吐槽说:“特反感那些炫富的人,我的牙膏是高露洁,洗发水是飘柔,手机是诺基亚,经常吃肯德基,哪样不是名牌?我每天坐着几十亿的地铁上班,并和世界五百强企业——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移动、中石油、国家电网、沃尔玛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你见我炫耀吗?”

    (摘自《黄山日报》2016年6月15日) (王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