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6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951869
保鲜膜包水果只能保鲜不能防菌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幸福家庭》2016年第9期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着一个消息:“西瓜包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保存……可以害死人!”消息称,这种保鲜方式将有助于细菌繁殖。

    事实果真如此吗?除西瓜外,其他水果包上保鲜膜,细菌是否也会成倍增长呢?我们挑选了包括西瓜在内的多种水果进行实验,并邀请专家结合实验结果告诉大家,夏天把水果放入冰箱前,究竟该不该包保鲜膜。

    销售的“保鲜膜”西瓜,购买时细菌就可能很多

    虽然西瓜包上保鲜膜容易滋养细菌的消息在网上疯传,但重庆晨报记者在市场上逛了一圈后发现,大多数切好的西瓜依然是包着保鲜膜出售。这些包上保鲜膜销售的西瓜,到底有多少细菌呢?记者在两家水果店、三家连锁超市各自购买了一块切好并包上保鲜膜的西瓜,送到检测机构进行菌落总数检测实验。

    结果显示,在5个样品中,菌落总数最低的仅为210菌落形成单位/克,最高的达70000菌落形成单位/克。“70000这个数值高于很多食品的菌落总数标准上限。”检测人员说,以《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要求为例,菌落总数标准为不大于50000菌落形成单位/克。

    通过检测发现,在送检的5个样品中,有3个样品的菌落总数都超过了50000菌落形成单位/克。“也就是说,这些包了保鲜膜的西瓜,在消费者买时细菌就比较多了。”检测人员说,这可能是切西瓜的刀细菌较多或保存时间较长所致。包保鲜膜的西瓜,17d,时细菌增40多倍

    我们还在一家超市挑选了一个完整的西瓜,并在超市切成两半后,一半包上保鲜膜,一半不包保鲜膜。我们将这两块西瓜分别装入无菌食品袋送检。1小时后,不包保鲜膜的西瓜和包了保鲜膜的西瓜,其菌落总数检测值分别是1000菌落形成单位/克和2100菌落形成单位/克。显然,包了保鲜膜的西瓜,细菌增长速度更快。

    之后,检测人员将两块西瓜放入冰箱冷藏,依然是一块不包保鲜膜、一块包着保鲜膜。

    17小时后,检测人员检测发现,两块西瓜的细菌增长速度都较快。其中,不包保鲜膜的西瓜,菌落总数增长到34000菌落形成单位/克,比之前检测时增长了34倍;包了保鲜膜的西瓜,菌落总数增长到88000菌落形成单位/克,比之前检测时增长了近42倍。

    这说明,切好的西瓜无论是包上或不包保鲜膜,冷藏放置时间较长后,细菌总数都会明显增长。“但是如果不冷藏,细菌增长速度会更快。”检测人员提醒说。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西瓜外,市场上还有不少水果也是包着保鲜膜销售的。记者随机购买了包着保鲜膜的西瓜、葡萄、李子、桃子、哈密瓜送到实验室检测。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包了保鲜膜的水果,菌落总数都超过了1000菌落形成单位/克,其中哈密瓜的菌落总数最高,达到28000菌落形成单位/克。

    这份细菌数较高的哈密瓜是切成块放入塑料盒,再用保鲜膜密封保存的。之后,检测员将这份哈密瓜用保鲜膜密封好后,放入冰箱冷藏。1个半小时后,再次检测的菌落总数达到了67000菌落形成单位/克。

    在冷藏17小时后,这份哈密瓜的菌落总数达230000菌落形成单位/克,是此次检测的所有水果中,菌落总数最高的。

    “这不是说哈密瓜的细菌比其他水果多,而是提醒消费者,一些看上去密封得很好的水果,可能一样存在很多细菌。”检测人员说,不同水果的细菌数量也与它所处环境有关。

    权威解读

    水果包上保鲜膜,易形成更好的滋生环境

    包了保鲜膜的水果为何在检测中菌落总数普遍偏高?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的专家认为,原因不在于保鲜膜本身。专家表示,保鲜膜的生产需要经过高温,它本身不携带细菌,“我们在做上述实验时也对保鲜膜进行过菌落总数检测,发现它们携带的细菌普遍低于它们所包裹的水果上面的细菌。”

    专家分析称,包了保鲜膜的水果菌落总数容易偏高,主要是因为包上保鲜膜后,水果和保鲜膜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这种环境给细菌繁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不过,专家表示,保鲜膜可以更好地保持水果的水分,起到保鲜的效果。

    “通过实验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有没有保鲜膜,水果放久了都会滋生细菌。”专家建议,要想水果上的细菌少,首先要确保切水果的刀具卫生。同时,水果无论包不包保鲜膜,吃之前都最好再洗一次,或用干净的水果刀切掉果肉与保鲜膜或与空气接触的那部分。另外,水果切开后最好不要隔夜。

    (摘自《重庆晨报》2016年6月23日) (胡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