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21
编号:13632053
分析临床产科患者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1
     从临床实践来看,凝血指标检测是筛查出血性疾病类型的重要诊断指标。其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能够有效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XI、XII、IX和VIII共同途径中凝血酶原、Fib、V、X的水平[9-10],是当前临床上使用率比较高的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敏感筛选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T)则能够

    (下转至第4页)

    (上接至第7页)

    客观的反映出血浆中凝血酶原、Fib以及因子X、VII、V的水平[11],临床上对其的定义是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主要试验手段。从研究结果来看,健康产妇和DIC产妇在凝血相关时间上比较,健康组产妇明显缩短,而DIC产妇在产前均已出现凝血时间延长的情况[12]。

    综上所述,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对产妇的危害性比较大,临床上除了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外,针对产后出血高危孕妇(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等)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若产妇在分娩前就已经存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危因素,则在入院后就应对其进行系统的凝血功能检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 陆玲军,苏敏君.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的临床疗效探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11):1781,1783.

    [2] 肖泽兵,等.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6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6(11):185-186.

    [3] 李英,等.产科DIC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案及效果评价[J]. 中国

    医药指南,2013,1(17):531-532.

    [4] 卢正旺,朱慧星,等.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5例凝血功能指

    标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13,16(11):900-901.

    [5] 许秀华.产妇DIC中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临床分析[J]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14-15.

    [6] 魏建红,张春英.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247-4248.

    [7] 唐超君,徐世元,谢秀萍.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对围术期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7):1133-1136.

    [8] 王振江,赵亚楠.慢性肺心病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62-63.

    [9] 高湘玲.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5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5):692.

    [10] 陈波.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5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7):393.

    [11] 李宁.外科手术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5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8):15-16.

    [12] 钟嘉莉.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5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5):64., 百拇医药(刘烨)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