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3615531
凝血系列检测在诊断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8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系列检测在诊断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经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65例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5例分娩出血量正常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后PT、APTT,FIB,D-D和N)P均显著高于产前(P0.05),但观察组产后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前和产后PT、APTT、TT、FIB、D-D和FDP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T、APTT、TT、FIB、DD和FDP水平检测对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凝血检测;产后出血;诊断

    产后出血(PPH)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宫缩乏力、胎盘残留和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等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的预测可为预防产后出血做好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系列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在产后出血中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经阴道分娩并发生产后出血的65例產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5例分娩出血量正常产妇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22~31岁,平均年龄(27.82±3.45)岁,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39.12±2.28)周;对照组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7.94±3.52)岁,孕周40~42周,平均孕周(39.53±2.3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凝血功能4项及D-D、FDP均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正常值参考范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0~1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5~40s,凝血酶时间(TT):11~18s,纤维蛋白原(FIB):2~4g/L,I)_二聚体(D-D):0~1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0~5mg/L。
, 百拇医药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x±s)、例(%),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凝血系列检测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后PT、APTT、FIB、D-D和FDP均显著高于产前(P<0.05),且产前和产后PT、APTT、D-D和FD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前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后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产前产后各项凝血指标异常率比较

    两组产前和产后PT、APTT、TT、FIB、D-D和FDP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前和产后PT、APTT、TT、FIB、D-D和FDP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 百拇医药
    3.讨论

    产妇产后出血根据轻重不同,分为失血性休克、阴道流血、继发性贫血等。其中出现的大出血可诱发DIC,严重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妊娠及分娩均是出血的重要风险因素。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检测对产妇的凝血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PT和APTT可反映内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TT检测凝血纤维蛋白转变为纤维蛋白过程是否异常,D-D水平是产后DIC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前和产后PT、APTT、D-D和FD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PT、APTT、D-D和FDP水平升高可提示产后出血。观察组产后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产后出血产妇处于相对的低凝血状态。观察组产前和产后PT、APTT、TT、FIB、D-D和FDP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T、APTT、TT、FIB、D-D和FDP异常时,产妇产后出血几率更高,可作为早期诊断产后出血的实验室指标。

    综上所述,PT、APTT、TT、FIB、D-D和FDP水平检测对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百拇医药(郭彩茹)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